新時代以來,黨中央狠剎違規吃喝歪風,經過多年來持續深入整治,取得顯著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四風”問題頑固復雜,仍有少數黨員干部背離黨性原則、漠視紀律規矩,在高壓態勢下依然頂風違紀、不收斂不收手。其中,違規吃喝問題作為“四風”頑疾,仍禁而未絕,甚至花樣翻新,由風及腐、風腐一體現象突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違規吃喝的背后是僥幸心理的體現
從微觀個體層面來看,黨員干部違規吃喝,是僥幸心理的表現。僥幸心理,指的是個體在面對潛在風險或不確定性時,傾向于相信自己可以通過某種方式避開不利后果的心理狀態。僥幸心理的形成受到多種心理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路徑依賴心理,即個體基于過去的成功經驗,錯誤地認為同樣的方法在未來仍然有效。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的違規吃喝的案例中不難發現,有些干部違規吃喝并非偶爾為之,而是多次違規。這種多次反復違規的現象表明,如果在早期違規吃喝問題上沒有被發現,就很可能形成一種錯誤的路徑依賴心理,認為不會被發現。這是僥幸心理存在的最為直接的影響,也是違規吃喝問題具有頑固性和長期性的原因所在。
其次,自負心理會加劇僥幸心理。對于心存僥幸心理的個體而言,自負心理很容易陷入“自以為得計”的誤區,尤其是那些擁有較大權力和自由裁量權的領導者。從近年來通報的違規吃喝案例中可以發現,違規吃喝的黨員干部中不乏高層級領導干部。比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嚴肅查處并公開通報了某省6名黨員領導干部在參加該省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期間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這背后反映的正是領導干部的自負心理,進一步加劇了僥幸心理。
最后,逃避懲罰心理是僥幸心理的直接推動因素。心存僥幸心理的個體,雖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在主觀上對這種結果持否定態度,希望這種危害結果偶然地不會發生,因此往往試圖通過對抗審查或隱瞞真相等方式來逃避違規違法責任。例如,2025年4月5日發生在某省有關黨員干部違規聚餐飲酒案例中,不僅隱瞞多名黨員干部違規吃喝等信息,而且也隱瞞聚餐人員數量等信息,對由誰付款模糊化處理。這些隱瞞、修改、模糊化處理等做法都是逃避懲罰心理的反映,這無疑也加劇了僥幸心理。
違規吃喝的背后是制度執行的偏差
從宏觀層面來看,社會環境和制度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個人從事違規行為。從制度層面來看,正式制度是指人們自覺發現并加以規范化和一系列帶有強制性的規則。這種強制性的有效發揮才能保證規則被遵從。一旦違規行為發生,那么就表明制度的清晰度、協調統一性、獎懲機制等制度條件都存在執行偏差。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違規吃喝案件主要有四類:一是接受、提供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二是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吃喝;三是違規組織、參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請;四是超標準、超范圍接待或者借機大吃大喝。這四類內容明確了違規吃喝的目的、場所、支付形式以及標準等,雖然在內容上較為清晰,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有人總想鉆空子。例如,一些人“吃心不改”,吃喝手段翻新升級,“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級”,千方百計規避監督。這些就表明制度雖然具有強制性,但在執行過程中這種強制性的保障還需要對制度有清晰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執行規則的統一協調等。
從非正式制度層面來看,規則遵從行為還會受到非正式制度的軟約束。相比正式制度的強制性特征,各種地方風俗、文化、習慣等非正式制度也會影響到個體對規范的認知和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經過十余年的踐行,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然而,基于熟人社會的人情規則予以維系,很容易沖擊和弱化正式制度規則的強制約束性。這也使得很多違規吃喝會披上人情往來的外衣,企圖遮蔽和掩蓋其違規行為。
有效整治違規吃喝現象
上述分析表明,違規吃喝的背后一方面是個體微觀層面的僥幸心理的體現;另一方面是宏觀制度層面制度規則的有效執行及非正式制度的完善與配套。因此對于違規吃喝,可以著眼于以下三個方面。
增強制度的剛性約束。對于僥幸心理的懲治,首要任務是提高違規行為的實際成本。已有對規制遵從行為的研究表明,違規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取決于被發現的概率及懲罰的嚴厲程度。如果現有懲罰機制未能充分體現違規行為的成本和風險,這就容易削弱人們對規則的敬畏之心,增加僥幸心理的發生。因此,對違規吃喝,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幸。目前公布的各地違規吃喝案例中,懲罰力度已經不斷加大。例如,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處理,以黨紀政務處分為主。在實踐中,對違規吃喝的懲處也不只局限于黨紀處分,還有政務處分等。其中受到懲處最多的是黨紀處分,例如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等。這些都在提高違規吃喝的成本,加大懲治力度。對于違規吃喝行為,不僅需要執紀監督部門善于發現問題線索,還需要依靠社會監督力量,發揮群眾監督的積極性。
完善監督與預警系統。從制度執行層面來看,有效的制度執行依賴于權力運行的科學監督與風險預警。對于違規吃喝問題,黨內法規條例等都已逐步完善和健全。在具體執行這些制度規范的過程中,要防止出現執行偏差,具體表現為防止出現“一刀切”。目前,各地加大了查處違規吃喝的力度,但也要防止將禁止違規吃喝執行為禁止吃喝?!耙坏肚小钡淖龇ㄊ菍φ邎绦械腻e誤理解,這種做法并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懲治效果,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權力運行與社會生活。對于違規吃喝的有效解決思路還應將關口前移,完善監督與預警系統。例如通過大數據監督手段,對違規公務接待、公款吃喝、購買高檔煙酒等事項收集問題線索,精確分析、精細研判,構建數據共享、信息比對協調溝通機制,發現問題線索,提前預警與防范。
倡導正確價值觀,培育崇尚廉潔的社會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黨員干部,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黨員干部不舒服、不自在實際就是要求能夠秉持自我革命精神,做到自律與他律的統一,從工作的點滴入手,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從而不斷提升和優化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因此,從作風建設抓起,防止違規吃喝問題的發生,亦需要倡導清正為民的廉潔價值觀,培育風清氣正的廉潔文化,通過文化浸潤,使黨員干部將遵從規范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