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省義烏市稠城街道的“義烏之心南門廣場”,一場鄉土共富市集熱鬧開場。一溜排開的20多個攤位,悉數來自上溪鎮的7家共富工坊。得益于前期宣傳到位,稠城街道各個社區百姓聞訊而來,很快將好貨搶購一空,滿載而歸。眼下,全市如火如荼開展的“百坊連百集”行動,所要解決的就是產銷對接問題,打通共富工坊和共富市集交互渠道。而這也是義烏以學促干,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的生動縮影。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義烏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和動員令,發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大力推進鄉村片區組團發展、做大新型集體經濟,串聯資源鏈、產業鏈、人才鏈,以紅色風景線繪就共富新圖景。義烏市結合“查問題、強弱項、補短板”,立足實際找不足,精準施策解難題,發揮出重要作用。
通過推行“一國企一組團”,義烏牽引市屬企業將資金、技術等要素導入片區組團,同時鼓勵村集體和農戶以資源、資金入股,彼此間形成發展共同體。同時,用好義烏市場貿易、行業企業等資源,以產供銷一體化來打造工坊服務中心、標準化生產基地等,目前已推出20余項“土特產”系列標準、產品設計專利,構建品牌矩陣,集群推動共富工坊提質出圈。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為了培強鄉村“領頭雁”,義烏以“學規定、悟思想、強作風”為主線,激勵黨員干部挺膺擔當、勇挑大梁,分領域舉辦青年委員、巾幗共富工坊創新創業大賽等,幫助孵化共富項目,一批有思路、善經營的鄉創人才由此脫穎而出。此外,義烏市還將開門教育貫穿始終,積極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民生實效,持續深化“兩問大家訪”機制,即一問“有什么困難事”,二問“要辦什么事”,及時回應群眾意見訴求。
在后宅街道“大李祖”片區建設中,眾人的事情,眾人怎樣商量?對此,義烏要求黨員干部必須走村入戶,更廣更深收集美麗鄉村建設、集體經濟增收、農村有機更新等“民情議案”,再經過充分商議,差異化謀劃實施產業項目、風貌提升項目以及其他配套項目,就會變得精準有力。目前,片區內81個重點項目中,已開工79個、完工33個。
“只有將作風建設融入每項具體工作中,才能以優良作風凝聚民心,以務實舉措推動發展,真正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繪就鄉村振興的清廉底色?!绷x烏市級層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班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將繼續堅持學習教育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兩手抓、兩促進,通過創新深化“兩問大家訪”“百坊連百集”等機制,持續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努力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治理效能、發展動能。(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