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福建三明沙縣區總醫院堅持黨建引領,讓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更有“醫”靠

    “先鋒紅”閃亮在守護百姓健康第一線


    發布時間:2025年09月17日 08:59
    來源:工人日報

    走進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總醫院一樓門診大廳,大廳右側,“三明醫改”的宣傳展板格外醒目。在這里,佩戴黨員徽章、亮明身份的黨員干部構成了一抹亮麗的“先鋒紅”。

    在門診大廳,這抹“紅”是主動導診、溫暖服務的“貼心向導”;急診前線中,是沖鋒在前、傳遞安定的“生命護航員”;面對特殊群體,他們又化身“一對一”陪檢的助手與“無障礙溝通”的暖心橋梁……這抹“紅”用專業與溫情詮釋著“醫心向黨 醫路衛民”的承諾。

    “三師共管”:健康管理零距離

    “這是我們平時常見的碳酸飲料,每500ml可樂含糖量就有53g,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每日推薦的精制糖攝入量?!比涨?,在沙縣區總醫院“三師共管”健康宣教廳內,健康管理師樂麗娟正在為住院診療的糖尿病患者普及控糖知識。

    67歲的朱阿姨是宣教廳的???。此前3年,她的血糖持續升高,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因擔心自己出現糖尿病并發癥,朱阿姨經常到“三師共管”門診咨詢。

    接診后,醫院為她建立了詳細的健康檔案。樂麗娟結合朱阿姨的口味為她規劃了三餐飲食,手把手教她正確使用動態血糖儀。經過一個月的系統管理后,朱阿姨的血糖逐漸穩定。

    2024年5月,“三師共管”在沙縣區總醫院落地。所謂“三師”是由??漆t師負責病情評估和藥物調整;中醫師根據個體差異開具中藥方劑,并配合艾灸、拔罐、穴位貼敷、放血療法等中醫特色療法,以加強患者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力;健康管理師則與患者保持密切聯系,定期隨訪,監督執行健康計劃,并根據患者反饋及時調整方案。

    而朱阿姨的中醫師便是余月玲,每日進行溫水泡腳和足部按摩,是余月玲為她開出的治療方案。

    “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我們不僅關注患者的血糖指標,還注重身體素質的調節?!庇嘣铝岣嬖V記者。

    在余月玲看來,得益于黨建引領的“三師共管”機制,越來越多像朱阿姨一樣的糖尿病患者在沙縣擁有健康保障的新方案。她告訴記者,不久前醫院還通過微信小程序、微信群建立了共管平臺,支持醫患“一對一”進行線上溝通、實時監測血糖及飲食運動指導。

    “醫養結合”:醫患之間零距離

    “李醫生,昨晚蘭大爺整宿沒睡,早上也沒什么胃口,您什么時候過來看看?”早上8點,沙縣區總醫院精神科主任李長明便接到了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的電話。掛斷電話后,他便立刻趕往蘭大爺身邊。

    “昨晚為什么不睡覺呀,是不是在這睡得不習慣?您放心,有什么困難就跟我們說?!弊哌M病房,李長明關切地詢問老人情況,隨后便在床邊和老人聊起了天。

    李長明告訴記者,蘭大爺入住前已臥床兩年,行動完全依賴輪椅,長期受睡眠不佳和夜間行為紊亂困擾,于是家屬便將老人送到了醫院新成立不久的中心照護。

    2024年11月,為緩解失能老人家庭照護壓力,在沙縣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沙縣區總醫院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建設被納入了當地民生社會事業重點攻堅項目。該項目依托醫院現有醫療基礎打造,首期40張床位已全部啟用,目前中心內住著20余位平均年齡80歲的老人。

    為滿足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該中心內還有消化內科、心內科、泌尿外科等專業醫師像李長明一樣的“跨科治療”,為患者提供包括心理疏導、慢性病健康管理、康復理療鍛煉等方面的定制服務。

    “醫共體下鄉”:就醫路徑零距離

    在沙縣區總醫院夏茂血透分中心內,68歲的徐奶奶正安靜地接受透析治療。幾年前,每一次血液透析對她而言都是一場漫長的跋涉:清晨5點摸黑趕公交,輾轉奔波,一趟耗費至少4小時,一年額外開支要1萬多元?;鶎俞t療條件匱乏與中心醫院人滿為患的窘境,曾是夏茂鎮眾多血透患者的煩惱。

    變化始于黨旗的指引。沙縣區總醫院持續深化醫療改革,推進“醫共體建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將優質資源真正沉到基層一線。在總醫院的傾力幫扶與技術支持之下,夏茂分院成功建立起全市首家鄉鎮血透中心,幫助患者實現“家門口”就醫?!安粌H路費省了,做血液透析一年也只要花費一兩千元?!毙炷棠陶f。

    這種改變源自沙縣區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2017年,原沙縣醫院和沙縣中醫院合并成沙縣區總醫院。目前,沙縣區總醫院下轄10個分院(鄉鎮衛生院)、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2個村衛生所,組建成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承擔全區24.7萬人的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預防保健職責。

    “總醫院成立以后,在省協和、腫瘤等醫院建立協作關系,通過開設名醫工作室、建立??坡撁?、遠程會診、派駐專家等形式幫扶重點學科、薄弱學科建設,助力提升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毕拿衷簣绦性洪L曹清水告訴記者,在夏茂分院,能診治的疾病種類已經從53種升至89種,實現了一般的病種就近治療。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鄙晨h區總醫院紀委書記、副院長黃建星表示,沙縣區總醫院將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讓“先鋒紅”永遠閃亮在守護百姓健康的第一線。(本報記者 李潤釗 本報通訊員 金語萱)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