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 (通訊員 王建雙)一部手機、一盞補光燈、一筐鮮桃,鏡頭前的“電商新農人”岳巧云近日正熟練地向網友講述平谷大桃的種植故事。近些年來,北京市平谷區堅持“高大尚”(農業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閑新時尚)發展路徑,推動物流經濟派生出直播電商產業,通過建強“黨建鏈”賦能“產業鏈”,探索出一條組織強、產業旺、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大興莊鎮國農港供銷村播產業園,“黨建跟著產業走、服務圍著群眾轉”的標語格外醒目。這座掛牌黨群服務中心的產業園里,設有6個“紅色直播間”,還成立了流動黨支部,將黨員主播納入組織管理,創新推出“黨員先鋒崗”評選機制,將直播間流量、助農銷量納入考核指標。
產業發展初期,區里急缺直播電商專業人才,如何破題?平谷區13名駐村第一書記主動牽頭召開座談會,梳理村域特色資源、謀劃直播助農“出圈”路徑,示范引導各村積極挖掘村內直播運營人才,組建“鄉村振興直播聯盟”。對接國農港供銷村播產業園、鎢絲邦創業創意綜合體等專業機構,依托其師資、直播設備等開展培訓,指導培育136名村干部、網格員、村民等變身“主播達人”,宣傳本村特色產品、生態環境等資源,打造“村選優品”特色IP。
西柏店村是全國最大的食用菊生產基地,但村民多為老人,對直播電商不熟悉。平谷區引入高校資源,推動村黨支部與北京郵電大學學生黨支部共建“鄉村振興助農先鋒小隊”,通過專題宣講“引知識”、專家培訓“引技術”,幫助菊花銷量增長60%。學生們還設計了鄉村特色產業商務合作洽談手冊,搭建融媒體矩陣,讓“藏在深閨”的優質農產品走出村莊。開展“千人百村”大學生實習實踐活動,31所高校實踐隊共155名學子深入平谷區鄉村田間地頭,化身“帶貨主播”,通過腳本創作、互動設計等專業技能,幫助農戶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笆謾C變新農具,農田變直播間,這是青春與鄉村的雙向奔赴!”參與實踐的北京建筑大學學生張怡欣說。
4月底,平谷區聚焦食品直播電商、鄉村產業發展、營養健康食品等多個領域,舉辦2025中國(平谷)食品直播電商選品大會暨桃花美食消費季活動,全國20余省市食品企業、“主播達人”齊聚展廳,超1萬種商品集中展銷,促成農特產品供應鏈對接,推動平谷大桃等地方特色產品通過直播渠道擴大銷路。
不少知名直播電商企業將直播間搬到平谷區金海湖、丫髻山等景點,帶領消費者“云游”平谷美景、“云品”特色美食。平谷區充分發揮知名主播帶動作用,引導區內民宿、旅游等行業開展品牌自播,打造線上沉浸式休閑場景,通過“線上引流+線下消費”模式,帶動文旅經濟、假日經濟發展,推動直播活動與文旅產品相互支撐、相互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