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沂源訊 (通訊員 杜文斌)“感謝大家支持,這些黃桃都是自家農戶種植的,現摘現發……”連日來,山東省沂源縣張家坡鎮“坡里紅”電商實訓基地熱鬧非凡。直播鏡頭中,黨員化身帶貨主播熱情推介農產品。這是該縣開展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的一個成果縮影。
沂源縣是典型山區農業縣。為破解農村人口老齡化、產業發展小而散等突出問題,去年以來,沂源縣把農村黨員教育培訓作為破題之舉,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關鍵群體,成立鄉村振興學院,為鄉村振興發展提能增效。
整合鄉村、企業、園區等實訓基地,鏈接全縣現場教學點,全方位搭建以鄉村振興學院為主陣地,12個鎮街鄉村振興教學片區,N個“一村一業”實訓教學場景的“1+12+N”實訓矩陣。聚焦產業發展,緊扣本地特色,建立理論武裝、黨性教育、能力培訓、技能提升4大類課程體系,開發縣域精品課程,組織“土專家”“田秀才”常態化談經驗、授技能。
推行“校園+田園”“中心+基地”等培訓模式,實施“清單+點單+派單”自助實訓,既學理論又重實操?!拔覀兏鶕a業發展所需,整合搭配了16套組合課程,學員可以自主點單、自由選擇,既能提高學員積極性又能精進本領?!编l村振興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建立“導師幫帶”“跟班實訓”等全過程跟蹤閉環機制,將學員實訓進度、實踐應用和效益提升情況納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