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三次創業”造就詩畫鄉村


    發布時間:2025年08月11日 09:02
    來源:經濟日報

    回村30年,胡鳳才一直是村民們的“主心骨”。作為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水峪嘴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村“兩委”,通過“三次創業”,把這個全區最窮的村莊,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想干出一番事業的胡鳳才,首先在班子里統一思路。水峪嘴后山有石灰石礦,胡鳳才和另外兩名“兩委”成員自掏腰包搞開發,用工資日結的方式發動村民加入。這次創業,讓村集體經濟收入從1995年的0元升至2006年的2095萬元。

    但礦山開采也帶來了副作用——河道干涸,蘆葦干枯。2007年至2008年,村里果斷叫停開采活動。胡鳳才把目光投向村里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京西古道,決定用古道文化資源、山水生態資源、農林“土特產”資源發展二三產。

    古道開發缺乏資金,他們一面爭取政策扶持、一面集資入股。不僅建起景區,還陸續修建了古道博物館、村史博物館、老爺廟等特色景點。2008年,村里辦起公司,與北京農學院合作,開發出柿子味的鮮果冰棍、冰淇淋,實現從采礦到旅游觀光的產業轉型。

    2017年開始第三次創業,即在原有產業發展思路上,建設古道農耕文化體驗園。同時打造古道人民公社品牌,修建人民公社文化墻、供銷社、人民公社大食堂、知青旅社。

    “三次創業”,是水峪嘴村黨支部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也凝練出“堅定信念、勇于擔當、勤奮努力、發展自信”的村風村魂。正是這種村風村魂,讓水峪嘴經受住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考驗。

    當時,受永定河河水倒灌和山洪、泥石流夾擊,全村水電氣網全部中斷,近九成房屋受損。為保障村民安全,村黨支部組織全村先后三次轉移,并在集中安置點組建村級大食堂,每天提供兩頓餐食,持續62天。

    村“兩委”反復琢磨,最終決定依托永定河、京西古道,以農文旅融合發展、景村一體詩畫鄉村和韌性鄉村建設為路徑,大力發展集觀光休閑、沉浸體驗、康體度假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全面提升京西古道第一村文化品牌。

    重建古道博物館,打造沉浸式古道文化體驗基地;提升村集體合作社運營能力,打造永定河生態農耕文化體驗園;重建冰淇淋廠,為南鑼鼓巷、潭柘寺、妙峰山等開發多種口味文創冰淇淋……曾經的水峪嘴村,因礦業而崛起,因旅游而知名,未來的水峪嘴村,將是一個真正具有鄉村特點又融合了眾多現代產業的生態田園。(本報記者 楊學聰)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