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紅寺堡驕陽似火,新民街道的鵬勝花園小區里也正熱鬧。工人師傅們埋頭更換暖氣管道,等工程一收尾,天然氣入戶就跟上,用不了多久就能通到家家戶戶。居民馬如學由衷稱贊:“社區干部主動上門問難處,真把我們的事兒揣在心里!”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扎實開展“轉作風、找差距、送政策、問需求”大調研大走訪,推動全區黨員干部走出機關大門,走進群眾家門,敲開群眾心門。
在鵬勝社區的“鄰里中心”,居民圍坐在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劉娥身邊,你一言我一語,困擾居民多年的問題就這樣浮出水面:轄區部分老舊小區建成年代早,未接入天然氣管網,這里的居民大多使用瓶裝液化氣做飯,不僅成本高,還存在安全隱患。
“雖然工程浩大繁瑣,但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幫群眾辦好!”鵬勝社區黨支部書記馬琰立馬發動網格員挨家挨戶統計燃氣使用情況和訴求,迅速匯總梳理材料,直接對接區住建局。正巧有個相關項目在申報,不僅能通燃氣,還能順帶更換老舊的暖氣管道,給居民省下一筆入戶費和接口費。
腳步踏遍街頭巷尾,目光緊盯群眾急難愁盼。曾困擾周邊居民和經營者的擺攤亂象,也在這次大走訪中悄然改變。
每天早8點半,攤販馬小龍騎著三輪車準時到達祥和家園北門,擺開西瓜攤招攬生意?!白詮挠辛顺毕珨偽?,我們有了經營場所,可以安心地做生意,心里特別踏實!”馬小龍樸實地笑了。
之前,流動攤販們為了搶人流量大的好位置,時常把攤子擺到馬路上,占道經營、秩序混亂,居民多次投訴“家門口攤點亂糟糟”。學習教育開展后,為解決群眾需求與市容環境管理之間的矛盾,紅寺堡區綜合執法局的干部深入攤販中間,跟大家聊營收、問難處,也收集附近居民想法、到各個地方實地調研?!拔覀兺ㄟ^開門教育,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眳^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李學明說。
經過調研,執法人員們換了個思路:不能只盯著處罰和驅趕,而是既能讓商販們安心做生意,又能讓市容整潔有序。最后,區綜合執法局決定在小區門口、廣場、公園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統籌考慮居民出行和安全,科學施劃“潮汐攤位”,一個多月的功夫,156個攤位投入使用。執法人員通過定點巡查和柔性勸導執法的方式,維持經營秩序和環境衛生,實現了“文明風”與“煙火氣”和諧共融。
現在,馬小龍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擺攤了,收入也穩定了不少。綜合執法局新民綜合執法隊副隊長胡彥杰欣慰地說:“以前他們見了我們就躲,現在常來跟我們聊聊天,說說心里話?!?/p>
這樣的變化,正是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生動寫照。截至目前,紅寺堡全區干部走進群眾家中,靠著講政策、拉家常等,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確定集中整治問題339個,協調解決1076件急難愁盼問題,其中現場答復和立行立改686件。(本報記者 劉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