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四川富順深入推進“鄰家大院”治理模式

    鄰里更親 服務更優


    發布時間:2025年08月05日 10:3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晨光熹微,四川省富順縣水岸城小區架空層改造的“睦鄰客廳”里,退休教師陳硯秋正指導孩童用紅紙剪出精美圖案;十米外的黨群議事亭內,黨支部書記李衛國、物業經理與業主代表站在三維規劃圖前,共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布局;共享花園的石階上,幾位銀發老人執扇閑談……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場景,是如今富順縣“鄰家大院”的日常。

    曾幾何時,這座川南縣城深陷“陌生人社會”治理困局:30個超2000人小區僅靠社區干部疲于應對,物業費收繳率低至65%,投訴渠道形同虛設。近些年來,隨著“鄰家大院”治理模式的深入推行,富順縣深耕組織根系,優化多元服務,分級處置問題,實現治理單元從“懸空”到扎根、鄰里關系從“陌鄰”到“睦鄰”、社區服務從“缺位”到“精準”的深刻變化。

    實施“組織根系深耕”計劃

    “過去黨員想服務找不到載體,群眾有訴求摸不著門路?!痹谥Р炕顒邮?,法鄰同欣大院黨支部書記黃禮才指著墻上的組織架構圖說。他曾是縣法院的一名優秀法官,也是法欣苑小區由亂到治的見證者。

    針對治理末梢“空心化”難題,富順縣創新實施“組織根系深耕”計劃,整合原有小區黨組織與臨時黨支部資源,優化建立“鄰家大院”黨支部。采取“社區摸排動員+黨員自薦+街道黨工委政治審核”方式,從退休干部、退役軍人等群體中,選拔68名政治素質過硬的黨員擔任支部委員。構建以黨支部為核心,業委會、物業企業、居民代表為主體,N個社會組織參與的“1+3+N”院委會架構。在光明社區盛景小區,黨支部召集業委會與物業企業召開現場協調會,僅用兩周便化解了積壓3年的地下車庫滲水糾紛?!爸Р烤褪嵌ūP星,有了黨組織,各方才愿坐在一起談實事?!睒I委會主任王建軍感慨。

    為更好服務居民,富順縣堅持陣地賦能,根據群眾意愿,利用業委會用房、小區閑置公共空間等,建設集黨員活動、居民議事、便民服務為一體的“鄰家大院”服務陣地,推行延時服務、幫辦代辦等服務,常態化開展“老年人服務項目”“大手牽小手”等活動,讓“鄰家大院”服務陣地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群眾常來。

    三張清單提供多元服務

    “3棟劉阿姨需要高血壓用藥指導,5棟張爺爺的輪椅保養到期了……”在宋渡社區支部會議上,聯系委員周倩正依據重點人群樓棟索引,為“雙報到”黨員志愿者分配幫扶任務。

    該縣堅持把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村)、小區“雙報到”工作,作為推動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打造“需求、服務、項目”三張清單,大院提供需求清單,縣級部門發布服務(活動)清單,街道、社區做好溝通銜接,每年確定一批項目清單。依托共青團、婦聯等部門,探索建立“精準發現—分類匯總—統籌協調—服務聯動”民生實事項目服務機制,立足包聯單位實際,梳理陣地、隊伍、服務等各類資源,舉辦小區文體娛樂、紅色教育、法治宣講等各類活動158次,惠及居民4000余人次,實現資源、力量有效下沉。

    聚焦部分社區居民“門對門不相識”的問題,全縣各社區黨組織深入調研,梳理居民在文化、健康、社交等領域的需求,探索“興趣社團+”服務模式。線下發布鄰里社群備案清單,孵化書法社、健步團等31個興趣社群,每個社群配備1名支部委員擔任政治指導員,定期組織“百家宴”“樓棟茶話會”等活動。線上開發“智通光明”小程序,設置社群活動、志愿招募等模塊,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參與社區活動,推動居民從“被動參與者”變為“主動組織者”。

    分級處置急難問題

    周日清晨一大早,富州花園社區網格員張莉在“富順e家”平臺收到預警信息,“7棟2單元電梯有異響,請物業速查!”半小時后,維修人員就完成了檢修并上傳報告。

    分級處置是小事不出院的關鍵。針對居民訴求反映渠道不暢等問題,由“鄰家大院”黨支部牽頭,定期組織院委會成員召開“民情圓桌會”,討論解決居民的訴求和問題。將問題分為自辦件、商辦件、聯辦件三類,自辦件轉交業委會(自管委)、物業企業、網格員處理;商辦件由院委會召開會議,明確責任人、處理辦法和時限;聯辦件采取逐級上報方式,通過“鄉街吹哨、部門報到”,召集相關部門聯動處置?!斑^去垃圾桶移位要打12345,現在院委會開個茶話會就能解決?!痹谂d盛鄰家大院的“民情圓桌會”現場,居民代表楊嶺說。

    打造智慧治理三網融合系統。信息網整合黨建學習、政策宣傳等6大功能;處置網設置“輪值委員”,通過微心愿信箱,“線上+線下”打通群眾訴求反饋堵點;監督網讓居民隨時可追蹤事項辦理全流程。系統運行一年來,線上訴求響應速度從72小時壓縮至4小時,群眾滿意度達98.7%。截至目前,累計化解物業糾紛67起,推動盛景小區建成共享茶亭等5處公共空間,物業費收繳率從65%上升至90%。(本報通訊員 盧露 康翔志)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