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的綠色食品產業鏈今年目標產值突破1000億元,請問這項工作是哪位領導分管的?現在進展如何?他做的哪些工作讓你印象最為深刻?”近日,江蘇宿遷市委組織部調研組在市農業農村局調研時問道。
為精準識別干部工作表現,近年來,宿遷市組建專題調研組,到全市各單位開展工作實績專題調研,堅持考人、考事相結合,以“事”為中心、找干事之人,以“干多少事”為依據、用干成事之人,引導廣大干部集中精力干事創業。
按事索人
干多干少一表清
“以往了解干部時,更多關注單位推薦了誰,先出來人、再去了解干部表現,存在給‘印象分’、打‘感情牌’的慣性,容易識別不準?!彼捱w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長江說。
為解決這一痛點問題,宿遷市緊緊牽住“事”這個牛鼻子,圍繞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任務,建立單位“序事表”,各單位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立足自身職能定位,每年梳理出3—5件最滿意的工作,寫明分管領導、牽頭處室,點到具體人頭,明晰誰主辦、誰協助、誰參與,形成各單位重點工作及負責人一覽表,并與主要領導評價、干部推優排名情況等相互印證。
同時,針對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建設、巡視巡察等階段性重點工作,建立組工干部聯系工作制度,成立5個臨時聯絡小組。按照職能相近、業務相同的原則,人才條線聯系招才引智、項目建設等,干部條線聯系巡視巡察、人社宣教等,基層黨建條線聯系鄉村振興、基層矛盾化解等。聯絡組每月至少到聯系專班開展2次上門調研,詳細了解單位重點工作完成情況,一線核實掌握負責重點工作干部表現。
序事辨材
孰好孰壞易對比
“不同部門受職能定位、工作基礎等影響,區分優劣尚存在一定難度,不同單位之間干部比較難度相對更大。但事情干得怎么樣就比較容易對比,通過序事辨材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出干部優劣?!彼捱w市委組織部干部二處負責人說。
條線內橫向比較。分經濟金融、規劃建設、教育院校等8大條線,對同條線內干部工作實績進行多維對比,既看最終工作成效,也看治理思路、推動方法,還看干部參與前后事項變化情況,客觀評價干部貢獻度。
全市面上量化分析。結合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以事為基礎,看實際承擔任務考量工作負重、看具體工作實績考量干事成效,對干部工作負重、工作績效情況分別按“重”“好”100分、“較重”“較好”90分、“一般”70分、“較輕”“較差”50分四個層次標準,賦予“一把手”、班子成員、其他干部群眾等不同測評主體相應權重,綜合計分形成干部“擔當指數”。全市面上按照主要領導、副職干部分別量化排名,讓各類干部“誰沖在前面”“誰停在中游”“誰落在后面”一目了然。
以事擇人
多維運用激活力
堅持考用結合,構建“事、崗、人”三維坐標體系,以事評干部能力、以崗定工作需求,構建形成干部能力素質評價清單、崗位能力需求清單,通過以事擇人,進一步推動人崗相適,達到人盡其才。同時,將序事辨材結果及時運用到干部提拔晉升、輪崗交流、教育培訓中,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促發展。
考得準更要用得好,宿遷市緊扣事業發展需要配置干部資源,根據干部能力優化人崗相適路徑,把最優秀的干部放到最亟需的崗位。今年以來,在項目建設、雙招雙引、基層治理等全市重點工作中表現突出的56名干部被提拔,18名條線內排名靠前的干部得到進一步使用。
做好干部選任后半篇文章,重點關注調整崗位后半年至兩年內的干部,針對性地了解分管工作開展情況,分析研判人崗匹配度,綜合印證是否達到組織選配預期。對適崗性不強的干部及時提醒、加強幫帶,推動盡快適崗;對后期無法適應崗位要求的,及時推動分工調整、輪崗交流,確保人崗相適、人事兩宜。
在精準評估工作實績中,診斷干部短板弱項。以工作落實情況為基礎,綜合分析研判干部綜合能力與崗位要求匹配度,挖掘干部能力短板弱項,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類精準施訓。一手抓教育培訓,先后圍繞“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等主題,組織180余名市縣專業領域干部赴廣東、浙江等地開展專題培訓,定向提升干部履職能力。一手抓實踐鍛煉,連續4年選派600余名年輕干部到吃勁崗位、基層一線、發展前沿摔打歷練。(本報通訊員 王新元 馬凱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