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綜合實驗水池二樓,一個畫著美猴王面孔的黃色教具浮在水面上。它是“悟空”號自主水下機器人,輸入指令后即可在水下作業,完成一系列復雜工作。
每次上課看到“悟空”號時,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80后青年教師李岳明都能想起它挑戰萬米深海的情景。
2021年10月25日下午,伴隨著陰雨,“悟空”號沉入西太平洋一處海域,執行首次下潛任務。兩個半小時后,設備跟蹤顯示下潛深度不再增加。水聲通信上傳信息顯示,“悟空”號已抵達萬米深海,相關系統工作正常。
當晚9點多,薄霧籠罩著的西太平洋波濤洶涌。哈工程科研團隊成員望眼欲穿地盯著漆黑的海面,焦急等待已完成首潛1萬米的“悟空”號。
李岳明最先發現了它。海水中涌動出淡淡的光團,“悟空”號回來了——它在上浮到水下100米的時候自動打開了水下燈,照亮了漆黑的海面。
這次跟“悟空”號一同執行任務的有4人,包括兩名老師和兩名學生。李岳明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前期他們做了很多準備,包括1000米級、7000米級實驗等,但“這是第一次萬米深潛實驗,我們多少有點焦慮”。
臨時黨支部在船上開了一次會?!爱敃r我給大家講了哈軍工時期的前輩遇到難關時是如何‘啃’下硬骨頭的,互相打氣,增強信心?!崩钤烂髡f。
由于實驗任務重,李岳明出差頻繁,去年有近半年時間在外。即使工作繁重,他依然堅持理論學習?!氨热缥覀冊诳瓶即瞎ぷ鲿r,就在船上建臨時黨支部。遇到艱巨的任務,大家就坐下來討論,相互鼓勁?!彼f,他們會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同黨建學習結合到一起,每次學習都不是簡單走過場,“大家目的性很強,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80后教師周學謙也經常出差。他告訴記者,去年,他飛了56次、11萬公里。有時在外出差時間長,他就和同事組建一個臨時黨支部?!拔覀儾缓翱谔?,做得很扎實??蒲猩?,每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一起討論,把黨建和業務融到一起?!?/p>
給萬噸級海巡船做“體檢”,是周學謙津津樂道的事兒?!昂Q?9”輪是我國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海巡船。為了保障船體結構安全,必須裝備一套能夠實現結構健康狀況自我檢測的智能系統。作為項目負責人,周學謙和團隊歷時兩年,通過植入硬件傳感矩陣,運用船舶參數識別技術和強度評估理論等技術和方法,攻克了一系列難題,實現了對船舶重要結構及薄弱部位進行實時監控。
周學謙已在學校工作10年。最近幾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學生中傳播開來?!拔蚁驅W生分享身邊優秀黨員的事跡,告訴他們教科書中的人就是從學校走出去的,他們有一天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敝軐W謙說,學生們聽后感覺很自豪,“他們能理解自己學的東西對國家的重要性”。
近年來,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陸續產出多項關鍵技術成果,多數成果追平世界頂級水平。
2024年1月20日,青島海洋無人裝備創新基地一方水池平靜的水面上,瞬間聚起一道兩米高的水浪。指令切換,水波又如同巨大車輪般旋轉。再一變,水面上出現了“H”“E”“U”(哈爾濱工程大學英文縮寫——記者注)3個大寫字母——船舶工程學院團隊成功研制中國第一臺主動吸收式圓形波浪水池樣機。這標志著我國在該實驗設施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將為深遠海裝備研發提供測試能力。
船舶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曄介紹,學院取得這些科研成績,離不開黨建賦能?!翱蒲性谀睦?,黨支部就建在哪里。我們積極推動支部與船海領域領軍企業、科研院所共建,與兄弟院系和機關部門對接,通過黨建先行帶動作用,打造業務運行共同體,深化資源共享,把黨的建設全方位、全鏈條、全領域融入教學、科研、人才工作之中?!保ㄖ星鄨蟆ぶ星嗑W記者 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