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成都訊 (通訊員 川組軒)近年來,四川堅持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納入市縣領導班子建設全局謀劃推進,探索構建教育培訓、考核評價、選拔任用、監督管理全鏈條機制,引導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牢固樹立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政績。
省委每年舉辦省級領導干部和市廳級主要負責同志讀書班,帶動市縣兩級每年舉辦讀書班,開展“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專題研討。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納入凝心鑄魂計劃的重要內容,每年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集中輪訓。明確規定并嚴格執行市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2至3年至少參加1次黨性教育專題學習,將黨校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比重提高至總課時的70%以上,每年舉辦省委黨校、省直機關黨??h處級領導干部等5類主體班次40余期、調訓“關鍵少數”3000余人,帶動全省黨校系統年均舉辦主體班2500余期、調訓21萬余人,引導領導干部以堅強黨性樹牢正確政績觀。在干部任職談話、談心談話、班子綜合調研、考察考核、指導民主生活會等工作中突出正確政績觀要求,匯編《縣黨政正職警示教育讀本》開展反面警示教育,推動把正確政績觀落實到履職盡責全過程各方面。
省委明確提出“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省委組織部研究制定《關于鮮明實干實績導向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實施方案》,切實把政治過硬、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領導干部選配到市縣黨政正職崗位。推行一線考察法,經常性深入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發展主戰場和重大斗爭一線,看干部是否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是否辦好為民造福的好事實事,在鄉語口碑中深入了解干部活思想、真情況和群眾認可度、工作真業績。實行政治把關必審實績、考察談話必問實績、專項測評必測實績,切實在干部考察中把實績考準。嚴格執行保持市縣黨政正職任職穩定政策,用好政績觀偏差主要問題清單,將政績觀存在偏差作為“下”的15種情形之一并進一步細化明確,堅決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的縣黨政正職。
按照經濟區和功能定位,根據各地承擔的重大戰略、重大任務以及資源稟賦、發展基礎、比較優勢的不同,細化制定政治意識和宗旨觀念不強、發展規劃脫離實際、政府債務化解和風險處置不力等7個方面、18條反向指標,分區開展市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專項測評。注重把考核結果運用到班子隊伍建設中,開展市縣黨政正職實績綜合評價,形成表現優秀、培養儲備等3張名單,針對性提出提拔重用、談話提醒、補短提能等8項措施,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把集體決策作為事前預防政績觀偏差的關鍵環節,出臺《市縣黨委常委會重大事項決策規定》等制度,推動市縣黨委、政府修訂完善議事決策規則,提高領導班子議事決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綜合運用各類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成果,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政績觀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約談提醒糾偏,防止政績觀偏差、錯位、扭曲等。緊盯脫離實際新上項目、違規新增隱性債務以及統計造假、數據失實等問題,開展違反客觀規律大干快上、舉債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統計造假等問題專項整治,處理一批典型問題,全過程督促抓好整改,堅決防范“政績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