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走進安徽省合肥市長豐(雙鳳)經開區金寧社區的“寧家鋪子”,一派繁忙景象:縫補衣物、家電維修、家政服務等8個便民窗口前人頭攢動,居民臉上洋溢著笑容。家住悅城小區的胡群業大爺正在窗口修理電飯鍋,感慨地說:“以前修個小家電要跑幾公里折騰,現在下樓幾步路就解決了!”
作為經開區首個“全齡友好”社區服務空間,“寧家鋪子”不僅承載著周邊3.2萬名居民的日常需求,更成為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的關鍵所在。
項目籌備之初,便民服務供需錯位的矛盾擺在眼前。2024年8月,金寧社區黨總支書記夏秀霞帶領12名黨員組成調研小組,用時16天走訪轄區所有樓棟,一組數據浮出水面:社區老年群體占比高達27%,年輕雙職工家庭超過40%?!皟深^沉”的人口結構帶來巨大服務缺口。面對這一治理痛點,黨總支先后召開7次“便民需求聽證會”,最終決定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騰出空間開展試點。
當“騰地方”的想法遇上資源短缺的困境,社區黨員挺身而出。黨員帶頭捐贈打印機、維修工具等物資,退休黨員王金明憑借維修小家電的“一技之長”,主動請纓組建“銀發幫幫團”。
歷經3個月的緊張籌備,“寧家鋪子”開張了。社區黨總支構建起“公益+市場”雙輪驅動機制:一方面,黨總支委員精準對接5家優質商戶,通過“以空間換服務”模式,減免租金換取服務價格讓利居民,催生出“8元理發”“3元縫補”等12項惠民清單;另一方面,創新建立“紅管家”制度,23名黨員骨干擔任服務窗口監督員,推動形成“群眾點單—組織派單—黨員接單—大家評單”閉環管理。
“鋪子想要開得久,用得好,秘訣在于將服務對象轉化為治理力量?!毕男阆颊f。社區設立“寧家積分”體系,居民每參與1小時志愿服務積1分,可兌換便民服務或生活用品?!皼]想到修個拉鏈還能‘賺’積分,這種互助模式讓鄰里關系更暖了!”王金明說,現在他們為群眾服務的熱情更高了。截至目前,已有326名居民參與社區治理中。
“寧家鋪子”運營以來,累計服務居民超1.6萬人次,幫助23名居民實現再就業,滿意率達98.7%?!伴_業當天黨員志愿者幫我們調試設備,夏書記親自當‘導購員’,讓我們能更好為居民提供服務?!比腭v商戶“便民裁縫鋪”負責人徐莎莎對此深有體會。
如今的“寧家鋪子”,還在持續深化治理創新。北墻電子屏實時更新“需求熱力圖”,“賢能榜”展示著33位社區工匠信息。服務半徑不斷拓展——以鋪子為原點,周邊延伸出維修站、健康角等4個“幸福微站點”,累計提供維修服務百余次、健康咨詢上千人次,解決各類生活難題近300件;服務內涵持續深化——“向日葵親子小屋”由年輕黨員媽媽牽頭,為兒童成長護航;“金大姐話坊”邀請退休女黨員擔任調解員,化解鄰里糾紛;“寧家掌柜團”則為轄區有創業夢想的居民提供免費學習平臺。
在“寧家鋪子”的牽引下,“梅梅手工鋪”培訓全職寶媽制作文創產品,“梧桐花坊”打造親子自然教育基地,銀發共享基地的退休工程師帶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百花齊放的社區生態正在催生。(本報通訊員 朱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