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廣西靖西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

    特產連成片 村民享富饒


    發布時間:2025年06月05日 09:58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推動組建產業聯合黨委、產業黨支部,聯動相關職能部門、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鏈上黨建工作力量,聚力打造7大特色產業集群

    創新“雙鏈培育”機制,選拔懂技術、會經營的黨員擔任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負責人,選派黨員農業技術骨干擔任產業發展指導員

    發揮黨組織在產業鏈各環節縱深覆蓋的鏈上力量,聚焦“土特產”全鏈升級,推動特色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芒種時節,廣西靖西市的山鄉沃野,處處涌動著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萬畝烤煙種植園里,綠油油的烤煙長勢喜人;百香果基地的連片棚架下,金黃果綴滿藤蔓;生態農業體驗區內,游客采摘著鮮甜瓜果……

    靖西市地處中越邊境,融喀斯特山水、宜人氣候與壯鄉文化于一身,孕育了靖西大香糯、靖西大果山楂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些年來,靖西市立足“邊、山、旅、特”資源稟賦,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通過組織聯動聚力、先鋒賦能興業、鏈條延伸增值,打造市、鎮、村三位一體推進格局,推動大香糯、水果、桑蠶等“土特產”集群化、品質化發展,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組織聯動——

    布局“一圈一帶多集群”

    “過去各村單干,產業規模小、銷路窄,現在市里統籌規劃產業鏈,村黨支部領航,我們的臍橙和沃柑成網紅產品了?!被礞偽鍣啻骞r李海升興奮地說。通過引進龍頭企業,靖西市在化垌鎮建成2000畝自治區級現代柑橘產業核心示范區,配套清洗分選、冷庫等設施,形成產業矩陣,帶動全市柑橘種植規模突破5.39萬畝。

    立足構建黨建領航、跨域聯動、集群發展機制,靖西市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享、市場聯拓,全域統籌推進“一圈一帶多集群”特色產業布局,著力打造農業產業發展核心圈,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桑蠶產業全產業鏈、優質水果產業帶、優質生態養殖發展區、烤煙種植發展區等特色產業集群。

    深挖大香糯、水果、桑蠶等特色資源,制定涵蓋用地保障、產業補貼、技術支持等機制措施的政策包,促進19個鄉鎮特色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組建產業聯合黨委、產業黨支部,聯動相關職能部門、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鏈上黨建工作力量,聚力打造7大特色產業集群,建成3個自治區級和2個市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推動大香糯、水果和桑葉種植面積分別達4萬畝、8.18萬畝和13.18萬畝。

    突出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推動支部領辦村級股份經濟聯合社,通過“黨支部+村集體+企業+基地/產業園+農戶”模式,采取單獨創建、多村合建、飛地聯建等方式,對發展意愿較強、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村屯,逐村研究特色產業項目,以點帶線、以線擴面,輻射帶動周邊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黃金百香果、澳洲堅果等“土特產”。兩年來,圍繞特色產業實施村集體產業項目243個,70%以上行政村“鏈”上大項目,村級集體經濟農產品年線上成交額達8000萬元。

    先鋒聚力——

    護航產業質效雙提升

    近日,走進南坡鄉達臘村養蠶示范點,村黨總支書記覃正勇正在演示半自動化養蠶設備:“這套系統的使用提升了養蠶效率和經濟效益,年蠶繭產量能提高20%左右?!边@位廣西民族大學畢業的“85后”,通過全市“頭雁工程”培養,走上村級帶頭人崗位,帶動200余戶群眾實現標準化養蠶。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能帶富的黨員干部隊伍,靖西市持續實施“頭雁領航·群雁齊飛”行動,激活先鋒隊伍引擎。壯大“頭雁”隊伍,從返鄉大學生、實干青年、退役軍人中選拔優秀人員擔任村支書,通過“三個培養”路徑,將產業能人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產業能人、將黨員產業能人培養成村干部或后備干部,舉辦“頭雁”論壇、能力提升班,不斷提升黨員推動產業發展的能力本領。創新“雙鏈培育”機制,選拔懂技術、會經營的黨員擔任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負責人,選派黨員農業技術骨干擔任產業發展指導員,吸引黨員帶技術、帶項目返鄉發展特色產業。

    發揮“培養一個黨員、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雁陣效應,靖西市開展“亮身份、比貢獻”活動,把黨員產業能人作為排頭兵,創建黨員示范園,設立“文秀先鋒崗”,推行1名黨員產業能人包保1個責任區幫扶機制,通過黨員示范引領、技術服務等措施,常態化、全過程帶動群眾發展“土特產”。設立黨員技術服務團,開展田間課堂傳授產業技術,圍繞黃金百香果管護、桑園套種等專題培訓68期,覆蓋2000余人次;采取“農戶點題+支部派單+能人解題”模式,圍繞種植要領、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開展現場指導,促進農產品種植規模和產出效益雙提升。

    全鏈升級——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面對產業融合度低、鏈條短等難題,靖西市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產業鏈各環節縱深覆蓋的鏈上力量,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聚焦“土特產”實施全鏈升級戰略,推動特色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通過縱向延伸,構建“生產—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的增值體系,橫向培育電商新零售、農文旅融合等業態創新,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系統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去年,整合中央及自治區財政銜接資金,投向農產品梯度加工、休閑農業等關鍵領域,初步形成“種植養殖—加工轉化—商貿流通-體驗服務”的全產業鏈生態圈。

    激活“品牌矩陣+節慶IP”雙輪驅動引擎,打造“名特優新”農產品金字招牌。靖西市依托特色農業產業基礎,推動靖西大果山楂、大香糯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以特色產品為核,借助融媒體平臺、節慶活動及全域直播大賽等載體,構建線上線下宣傳銷售網絡。通過“靖西端午藥市”“壯族三月三”“農民豐收節”等展銷節點,以及“靖繡臻品”短視頻大賽、百香果采摘節等活動,連接農文旅融合的旅游路線,讓“土特產”借勢出圈,帶動餐飲、住宿等產業繁榮。

    “游客來體驗花卉采摘、環湖騎行,走時都會帶上香糯、山楂糕等特產?!鼻箧倯褧宕迕褶r其山介紹,自打開了農家樂,每年凈收入近10萬元。(本報通訊員 賴靚榮)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