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主體較分散、協同銜接不夠通暢、力量缺少有效整合……“一把手”監督難題,如何破解?
近年來,甘肅金昌市積極探索創新,建立力量聯合、方式聯結、問題聯治的“三聯發力”管理監督機制,使“關鍵少數”真正感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自覺置身于監督的陽光下履職盡責。
上下貫通
聯合監督力量強合力
“從嚴管理監督‘一把手’是系統工程,要構建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大監督格局,既要充分發揮市委統一領導、牽頭抓總作用,也要推進各部門齊抓共管、密切協同,形成上下聯動的監督合力?!苯鸩形M織部主要負責同志在近日召開的全市干部監督工作會議上表示。
金昌市委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工作舉措及分工清單》,圍繞加強對“一把手”、同級領導班子、下級領導班子的監督3個層面21項監督任務,進一步細化量化監督重點,制定50條具體的工作措施,明確部門單位各自職責,形成了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施工圖”“任務書”。例如,市委班子成員結合分工每年至少開展2次全面從嚴治黨調研,在分管領域每年至少講1次黨課,同下級“一把手”每半年至少開展1次談話,黨委(黨組)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執行情況的專項監督檢查等。
建立健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紀委監委、政法、公檢法、審計信訪等17個職能部門列入成員單位,更好整合監督資源、力量和信息,就“一把手”管理監督溝通信息、交流情況、發現問題、研究對策,推動形成既分工明確、各有側重,又實現問題共商、同題共答的干部監督有效矩陣。
此外,還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力量,綜合“12380”電話、網絡、短信、來信、來訪等渠道收集了解的線索,拓寬“一把手”監督覆蓋面。
左右協同
聯結監督方式破盲區
“要加強對涉權、涉錢、涉物的重要領導職位、重要工作崗位、重點工作領域‘三重’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月13日召開的全市組織部長會議提出明確要求。
根據領導班子建設實際,緊盯發改、財政、工信、住建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每年科學提出市直部門單位主要領導干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及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名單,近三年有步驟、有重點、有深度、有成效地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67個,提出審計建議185條,有效避免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
同時,持續深化甘肅省“三抓三促”行動和推進“金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行動,聚焦僵化麻木不思為、懶散疲沓不勤為、能力平庸不善為、求穩怕亂不敢為、粗枝大葉不細為、拈輕怕重不想為、私心作祟不正為“七不為”突出問題,常態化開展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專項整治,主動出擊、精準發力,對履職不力、作風不實的6名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處理,形成真管真嚴、長管長嚴的良好態勢。近三年,“一把手”違紀案件下降57.14%,選人用人滿意度測評得分逐年提高,2024年度達到99.83分。
為全面掌握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行為特點和權力使用情況,金昌市建立健全“日常了解+集中調研+一線考察”研判機制,每年全覆蓋對所有黨委(黨組)開展調研訪談,通過進項目、進現場、進一線,對“一把手”及領導班子政治表現、擔當作為、廉潔自律等情況“把脈問診”,形成一人“一臺賬、一評價、一檔案”。例如,在開展領導干部政治素質專項測評及研判中,對得分低于80分以及日常運行一般班子的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提醒,推動“一把手”在干事創業中作表率、打頭陣。
前后銜接
聯治監督問題促整改
“作為部門‘一把手’,要注重抓好‘鏈條式’監督,尤其要深刻分析并反思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苯衲?月,在開展九屆市委第四輪、第五輪巡察整改成效評估中,第二評估組組長與被巡察黨組織“一把手”開展個別談話時,一針見血指出某單位存在的問題。
金昌市始終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為“一把手”監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抓預防、又抓整改,同時強化成果運用,注重建章立制,實現管理監督的前后銜接、常態長效。
強化事前預警,充分利用巡視巡察、信訪審計、選人用人專項檢查、“一報告兩評議”等成果,動態收集黨政紀處分、急難險重任務、八小時內外表現等方面的負面清單信息,納入“一把手”監督數據庫。根據調查核實情況進行分類處置,對問題性質較嚴重、影響較大的,轉交相關責任部門處理;對尚構不成違法違紀的,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及時進行提醒函詢誡勉,防止“小管涌”變為“大塌方”。
關注事后整改,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同時向“一把手”本人和上級黨委交辦整改清單,實行“匯總問題建立臺賬、分解任務發函督辦、跟蹤指導督促整改、系統總結評估驗收、對賬銷號反饋結果”的五步閉環整改機制,奔著問題去、朝著問題改,推動各類問題對賬銷號、清倉見底,實現監督、整改、治理有機貫通。
深化成果運用,對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中心一線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重大成績的27名“一把手”大膽獎勵、擇優晉升,形成良好示范效應。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完善查處誣告、澄清正名等機制,嚴肅打擊誣告陷害行為,為受到不實舉報造成不良影響的2名“一把手”予以澄清正名,為負責者負責、為擔當者擔當。(本報通訊員 金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