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永康訊 (通訊員 胡佳麗)為破解單位實績和個人實績甄別不夠精準、干多干少一個樣、干部積極性受影響等問題,去年以來,浙江永康市以綜合考核改革為契機,著力構建“人事共考”考核評價機制,推動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年度考核相互印證,實現“一人一張成績單”,充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構建積分管理工作機制,對綜合考核指標和部門職能重點工作進行責任分解,根據每名干部承接負責指標、重點工作及爭先創優等情況精準賦分,將實績量化到人。比如,對負責具體考核指標的領導干部,設置指標貢獻度分,采取“實績指數法”,根據領導干部牽頭指標的權重占比、排名情況賦分;對沒有負責上級指標的領導干部,設置本部門職能履職分,根據干部牽頭職能工作完成情況賦分;對其他主要負責日常保障性工作的干部賦基礎分,并根據各方面榮譽獲得情況進行加分。賦分過程依托“大抓落實”督考一體數字平臺,輸入日常工作完成情況后,系統自動賦分到人,即時形成“一人一張成績單”,讓“誰干誰不干,誰干多誰干少,誰干好誰干壞”一目了然。
同時,在積分管理量化實績的基礎上,構建“以考識人”的一線跟崗考核機制,定期謀劃重大項目推進、重點工作攻堅、重大成果突破等專項考核,深入分析考核得分背后個人貢獻和集體作用、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等情況,多維度精準甄別干部個人實績。目前,累計開展專項考核5次,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和專項考核結果,對900余名干部的表現進行追溯式研判,實現“按事索人”。
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對日常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給予及時獎勵;對年度實績突出的,優先評優評先,并作為干部提拔晉升的重要依據;對連續兩年考核落后,經綜合分析確不適宜擔任現職務的,及時給予調整。截至目前,先后對突出貢獻的9家單位、32名個人予以及時獎勵,提拔或進一步使用在基層一線擔當作為的干部79人,對5名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