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杭州訊 (通訊員 應銳雪)聚焦破解專業化服務供需匹配、資金保障、規范監管等方面難題,去年以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大力推進黨群服務中心專業化服務集成供給改革,統籌社會資源,聚合多元力量,延伸服務半徑,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針對專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拓展專業服務資源招引渠道。全面開展黨群服務資源大起底,摸排轄區社會組織、專業化服務機構等服務資源,形成資源清單。建立健全空間運營、日常管理、考核評價等制度機制,充分調動社區在職黨員、新就業群體、居民骨干等群體主動性,持續提供有效人力補充及服務支撐。引入社會組織等專業服務力量,參與養老、托幼、健身等服務,開展“家門口”民生服務項目120項。
著力突破供需錯位脫節、服務內容同質化等困境,建立“黨群搭臺、群眾點單、第三方配餐”服務流程。搭建“余暉評理軒”“紅五星幫幫團”等議事載體,常態化排摸群眾需求,動態更新現有服務資源,迭代助老、健康、教育、便民等場景,不斷延伸專業服務鏈條。綜合考慮街道、商圈、社區等不同層級不同類型黨群陣地服務需求,結合“一老一小”、青年群體等不同服務對象特點,錯位設定服務功能,培育青年夜校、老年食堂、名師課堂等一批優質公共服務項目,推動黨群服務質量持續優化提升。
聚焦城市社區場地空間有限、人員力量不足、服務供給不夠常態長效等難點,建立“民呼我為·我為村社辦實事”項目領辦機制,推動司法、衛健、教育等領域專業服務資源常態進駐黨群服務中心。運用結對共建、慈善捐贈、購買服務等方式,廣泛開展“律所進村社”、百場職業技能公益培訓等活動百余場。深化黨建聯建機制,與20家省直單位設立14個常態化共建品牌,匯聚調動省直機關政策、陣地等力量,開展組團式服務、項目化服務,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