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年在外,最放心不下家里85歲的老母親,老家村黨委成立孝老管家先鋒隊,經常反饋家人健康狀況,還提供買藥送醫服務,給我解決了后顧之憂?!苯?,在流動黨員“圍廬說”新春座談會上,安徽省廬江縣盛橋鎮駐溫州流動黨員黨支部書記徐太云說。
廬江縣是農業大縣,也是遠近聞名的周瑜故里、溫泉之鄉、旅游大縣,全縣共有流動黨員4340名,其中流出黨員4265名。近些年來,廬江縣以流動黨員“先鋒出廬”工程為抓手,通過異地安家、暖心筑巢、推動反哺等方式,著力提升流動黨員管理質效。
雙向互找 黨員安家
“有了家鄉鎮黨委發的‘小紅本’,每參加一次組織生活,社區黨委就蓋個‘紅戳’認證,感覺挺光榮的!”羅河鎮墩子村黨員許葉桃在上海打拼,最近,他參加了當地的“文明前哨”志愿服務活動,更好地融入這個大城市。
廬江縣為流出黨員統一制發流動黨員活動證,詳細登記外出黨員的姓名、所在支部、流動原因、流出地點等信息,引導流出黨員持證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全程紀實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等情況。為流入黨員發放黨員活動記錄卡,鼓勵他們參加本地黨組織組織生活,每年年底前將流入黨員參加活動情況反饋給其黨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
聚焦流動黨員變動快、亮身份難等問題,廬江縣深入推進“安家”計劃,通過微信問、入戶查、行業核等方式,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黨組織和黨員“雙向互找”工作。落實“月核查、季匯總、年更新”信息采集制度,形成“一村一表、一鎮一冊、一縣一庫”臺賬。依托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開展流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做到應轉盡轉、及時納管、動態更新。
雙向管理 暖心筑巢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廬江縣推深做實流入地“日常管”和流出地“跟蹤管”的雙重管理機制,依托街道社區、產業園區、樓宇商圈等實體單位,采取單獨組建、駐地共建、區域合建、商會促建、派員幫建等方式,在上海、常州、寧波等地,組建7個流動黨員黨委、6個黨總支、85個黨支部,確保每名流動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
縣級依托組織部門,加強對各流動黨組織的工作指導和組織保障,鎮村分級成立流動黨員服務站、聯絡站,負責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建立14個“暖流之家”,設置264個流動黨員服務窗口,制定流動黨員服務項目清單,整合公共服務、黨建服務、生活服務等資源,“一站式”提供愛心幫扶、健康義診、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
“我在廬江照顧癱瘓的老哥,回南京參加組織生活不太方便,村黨委主動上門送來理論書籍,在輪椅申請、危房改造等方面也幫了我們很多,感覺黨組織一直在身邊?!卑咨芥傠u鳴村高鳴黨支部流入黨員張安清說。
雙向交流 反哺家鄉
廬江縣駐上海流動黨員黨委連續6年回鄉幫扶400余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去年以來,在黨委書記梁郭的牽頭下,幫助236名黨員群眾在上海就業。
利用春節等流動黨員集中返鄉契機,廬江縣結合村情懇談會、節慶聯誼日等活動,實行舉辦一次座談沙龍、落實一輪志愿服務、策劃一番建言獻策、評選一批建功先鋒等“九個一”暖心舉措,引導流動黨員做好家鄉與經濟發達地區交流的橋梁紐帶,支持其帶領群眾外出就業、返鄉創業、到村任職,鼓勵參與敬老愛幼、幫扶濟困等公益活動。
2021年至今,在外優秀流動黨員回引企業、簽約“農舍經濟”民宿36家,33名流動黨員返鄉任職,12名政治素質好、治理經驗足的流入黨員擔任村社網格員、志愿者,在產業發展、議事協商、矛盾調處等方面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流動黨員投身到推動大眾民宿、產學研基地、電商直播帶貨等強村富民項目中來,成長為推動廬江發展的生力軍。(本報通訊員 熊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