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不怕難”的南書記


    發布時間:2025年01月27日 08:52
    來源:農民日報

    深冬時節,青海高原大地寒風凜冽,萬物蟄伏,盡顯冬日蕭瑟。

    天色微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h溫泉鄉賽什塘村駐村第一書記南拉加緊了緊身上的軍大衣,急匆匆趕到村黨支部活動中心,早早合計今年的工作,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你一言我一語交談著,話越說越投機,心也越貼越近。

    溫泉鄉是興??h氣候最惡劣的鄉鎮之一,而賽什塘村又是溫泉鄉最偏遠的村,平均海拔4000米,全村571戶,經濟結構單一,牧民主要收入來源依靠放牧,還得應對雪災等自然災害。

    2021年7月,南拉加將辦公地點從興??h財政局的辦公室“搬到”了賽什塘村的雪山牧區,開啟了他駐村第一書記的征程。自此以后,怎樣解決群眾生活疾苦、如何帶領農牧民群眾共赴富裕之路、如何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都成為他日夜思索的課題。

    產業項目是南拉加眼中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一局。駐村期間,南拉加始終將重心放在產業發展上。

    賽什塘村屬于半農半牧,一部分群眾靠放牧,一部分群眾靠種植燕麥飼草。初到村里調研時他發現,村里有良好的飼草種植基礎,但苦于沒有規?;洜I,僅是村民零散種植且并未發揮效益。見狀,南拉加決定積極動員群眾,發展飼草產業。

    “確定方向以后,我們開始動員村民以耕地入股合作社的方式,發展壯大飼草產業。起初村民并不看好,我們便分成3個組,每天挨家挨戶做思想動員,軟磨硬泡一個多月后,成功動員200多戶,3250畝土地用于飼草料和燕麥草種植?!比缃?,回想起起初的“難”,南拉加臉上盡顯輕松。

    面對制約鄉村產業發展的重重瓶頸,他沒有絲毫退縮,多次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村集體合作社理事會以及村民小組,共商村集體經濟發展大計。經過無數次的深入研討與權衡,奶站和飼草料兩個長期發展項目應運而生。

    在他的精心指導下,合作社巧妙利用部分光伏資金收益與銀行貸款,投資139.51萬元購置大型農機設備、種子與化肥,不斷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辛勤的付出換來豐碩的成果,當年年底,賽什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收益高達171萬元,村民分紅127萬元,且被縣農牧和水利局確定為南部高寒飼草料儲備生產基地。

    “2022飼草產業實現收入171萬元、2023年175萬元、2024年94.56萬元……”關于飼草產業的收入,南拉加如數家珍。然而,因為飼草產業完全“靠天吃飯”,他不得不開始盤算下一步的計劃。

    2023年初,南拉加再次踏上為村集體經濟謀發展的征程,他頻繁穿梭于縣農牧和水利局、縣鄉村振興局之間,憑借著真誠與執著,成功爭取到660萬元產業發展項目資金,進一步拓展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生產經營規模,并助力奶站順利建立。

    2024年新年伊始,南拉加將目光聚焦于新的產業發展上,經過不懈努力,歷經7個多月后,從縣農牧和水利局爭取到850萬元“肉類加工車間項目”資金,如今該項目主體架構已經完成,今年就能運行。該項目的落地為賽什塘村集體經濟的騰飛和農牧民收入的提升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石。

    2023年7月份,南拉加駐村工作已滿兩年,按規定他可以回到原來工作崗位上,但他卻擺擺手說了“不”?!耙环矫媸菍Υ謇锷岵坏?,另一方面,當時肉類加工這個項目已經有了眉目,正處于關鍵節點,不僅要‘扶上馬’,還得‘送一程’,我計劃著讓這個項目順利走上軌道,等村民能自己運營,我再回去也不遲?!?/p>

    然而,駐村工作遠不止這些,在南拉加的心里,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2023年,他繼續發力,多次協助幫扶單位向省財政廳爭取項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95萬元的賽什塘村村級砂石路維修建設項目以及縣交通運輸局投資300萬元的村級道路硬化項目花落賽什塘村,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質的飛躍;

    南拉加入戶時發現公保才讓家11歲的小兒子因意外事故砸傷的一只腳,因處理不及時,傷口感染并出現大面積潰爛,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連夜找車將孩子送到離家300公里遠的省醫院進行治療,孩子的雙腳才得以保全;

    索科杰的女兒考上西安的一所高職院校,但索科杰卻以“女孩子早晚要出嫁,念書有啥用”的老觀念阻止女兒讀書,南拉加第一個急了眼,苦口婆心勸導,并自掏腰包買好火車票讓孩子安心去讀書……

    這些惠民實事如同一道道溫暖的陽光,灑在賽什塘村的每一寸土地上,也溫暖著每一個村民的心窩子。每每提起南拉加,村民們對這位第一書記贊不絕口,正如賽什塘村的牧民群眾所言:“我們村里有了‘不怕難’的南書記,日子更有奔頭?!保ㄞr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