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兵支書”陳仕勇7年帶富一個村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24日 09:26
    來源:農民日報

    陳仕勇是土生土長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鼎山鎮清泉村人,他曾在西藏拉薩某部服役,退伍后又到北京創業,經過十來年的打拼,成了老家小有名氣的老板。逢年過節,每當陳仕勇回到家鄉看到村里落后的面貌總是心酸不已,想回家鄉干一番事業的想法愈來愈強烈,“我想為家鄉的發展做點實事,幫村民增收致富?!?/p>

    經過考慮,陳仕勇毅然放棄在北京發展的機會,帶著全部積蓄返鄉創業。2016年11月,陳仕勇被選入村“兩委”班子。2017年,清泉村“兩委”換屆,他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7年來,他用一件件民生實事踐行著一名“兵支書”的初心和使命。

    為加快推動清泉村產業發展,陳仕勇將工作陣地從辦公室轉向田間地頭。通過前期不斷考察,他了解到清泉村三山夾兩溝的地勢條件,坐擁豐富的水資源和河灘荒地,若是合理開發閑置的荒灘,便有助于提高集體經濟收益。為此,陳仕勇制定了“兩庫一壩多塘”的千畝生態水產養殖三年規劃,清泉村致富的“山門”就此打開?!拔覀凂R上要打撈1000多斤草魚到市場上去賣?!别B殖大戶牛軍一臉喜悅,“現在不僅日子過得好了,村里的環境也好了?!?/p>

    7年來,清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全村水產養殖面積達1000余畝,年產成魚超過15萬斤,綜合收入達400余萬元,村集體留存發展資金突破100萬元,家家戶戶有分紅,為村民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和就業機會。

    陳仕勇深知,單打獨斗不利于發展,鄉村振興需要的是一支團結有力的隊伍。在積極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他格外重視吸引家鄉的人才“回流”,致力于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他先后成功回引了王浩、陳鵬等30多名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共同集資修建了鐘家灣和陳家湖兩座水庫,開發河灘荒地,建設了200余畝的村集體自主產權的水產養殖基地。2018年,基地獲得了8萬元的收入,為村集體經濟賺取了“第一桶金”?!八偸墙o我打電話,希望我回家鄉發展,甚至還跑到北京來找了我幾次?!闭勂鸱掂l的往事,王浩笑著說:“清泉村是我的‘根’,也需要我們去建設?!?/p>

    人才和資金,為清泉村的發展注入了活力。該村進一步整合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項目資金共計110萬元,繼續挖掘河灘荒地資源,建設了占地30畝的40個羊肚菌大棚,年產鮮菇1.2萬斤,實現經營收入13萬元。此外,還發展了120余畝優質果園,種植了愛媛果凍橙、圓黃梨等果樹1500余株,目前長勢喜人,預計2025年開始掛果。

    如今的清泉村,戶戶增收有項目,人人致富有門路,榮獲了“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榮譽稱號,其盤活集體資產、開發閑置資源的經驗入選“第二批四川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案例”?!拔覀儗⑦M一步擴大養殖規模,豐富產品種類,同時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休閑垂釣等文旅融合項目,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格局?!睂τ谇迦逦磥淼陌l展,陳仕勇信心滿懷。

    (何婭萍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傳君)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