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村黨支部書記退下來后,亟需有文化、觀念新,有思想、敢作為,有激情、干勁足的年輕一代頂上去。他們更能適應發展的需要,是鄉村振興的希望?!?021年,重慶市忠縣村(社區)“兩委”換屆以來,鄉村涌現出不少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其中一部分是“90后”,當時退下來的老村黨支部書記感慨道。
這些年輕村黨支部書記是如何當好“領頭雁”的呢?記者走訪了3名“90后”村黨支部書記,傾聽他們扎根基層的奮斗故事。
華山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勇:
“要讓村子變個樣兒”
山高溝深,云霧繚繞,山下土地分散,山上梯田密布,一條硬化的主路繞著山腰爬上山頂,這里就是白石鎮華山村。
“90后”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志勇就出生在這里。他2012年從武警部隊退役后,在外做測量工作,兩年后回到華山村,先后擔任綜合服務專干、村委會主任,2021年3月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前些年,村里除了有2700多畝筍竹能為村民帶來收入外,幾乎沒有像樣的產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李志勇暗暗發誓:要讓村子變個樣兒,讓村民增收。
2022年,李志勇采取“村集體+農戶”模式,發動9個村民小組利用復墾地塊種植30余畝藠頭,但因技術不過關,藠頭表面發青銷售遇冷?!暗谝徽獭贝蛳聛?,李志勇有些受挫。他向村里的老人和收購企業的負責人請教,終于找到藠頭發青的原因。
2023年,李志勇又動員村民將耕地補足地塊和整治后的撂荒地利用起來發展種植業,這次除了藠頭外,還種植了200畝白米椒。因土地肥力不足,這一年的藠頭產量較低,但品質較好,最終高于保底收購價售罄,基本實現盈虧持平。同時,白米椒獲得豐收?!拔壹曳N了3畝多藠頭,每畝產量6000斤左右,按每斤2元計算,能收入3萬多元?!绷M村民李紹華說。
由于地勢所限,華山村幾乎不能采用機械化耕種方式,種植成本相對較高?!拔覀冎荒懿町惢N植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崩钪居抡f,2024年村里還試種了200畝二荊條辣椒,還與一家中藥材企業簽訂了購銷協議,發動群眾種植了200畝板藍根。
李志勇發現,山下的人經常上山找村民購買土雞、土鴨和蛋類等農產品,便想著利用網絡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他和村干部一商量,本土人才岳小燕表示愿意學習直播帶貨?!敖涍^前期培訓和練習,我們準備近期開始直播帶貨?!崩钪居抡f,發展產業的路上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快樂和希望。
午陰村黨支部書記葉華:
“田地不能閑,我來兜底種”
戴著眼鏡,不善言辭,“90后”的拔山鎮午陰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葉華最初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書生氣十足的學生模樣?!八鋵嵤莻€‘拼命三郎’,不僅帶領群眾發展村集體產業,還自己帶頭種植水稻?!蔽珀幋宓谝粫涀T健先笑著說。
2013年,葉華從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畢業后,進過企業,干過工程。2016年他回到午陰村,先后任綜合服務專干、村黨支部副書記。2022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午陰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雖然脫貧后村里發展了藤椒產業,但群眾持續增收仍是個問題。葉華接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恰逢藤椒產業遇冷,便決定發展青菜頭和油菜產業。2023年,村里種植的近200畝青菜頭、300畝油菜喜獲豐收,村集體經濟的賬上多了兩筆收入。
2024年初,村里引進一家農業企業種植了300畝南瓜。企業負責人有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葉華便與他商量,村集體跟種100畝,請他指導技術并協助銷售。幾個月后,南瓜豐收并銷往外地。
2023年,午陰村開始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2024年上半年項目完成后,一些整治出來的較為偏遠的田地卻無人愿意耕種,因為村民覺得種田的收入不如在村集體產業基地務工來得快。葉華說:“剛整治出來的土地沒人種就是浪費,遲早又會長滿雜草變成撂荒地。田地不能閑,我來兜底種?!彪m已過了農時,但葉華還是找來剩余的秧苗,請人插滿了近200畝水田。本不指望豐收,沒想到秋收時竟收獲了7萬多公斤稻谷?!懊髂晡疫€會接著兜底種?!比~華表示。
前不久,一個好消息傳來,有企業愿意到午陰村發展500~1000畝中藥材產業?!拔覀冇钟械妹α?!”葉華高興地說。
南埡村黨支部書記周銳:
“不會就學,干就干好”
近幾天,汝溪鎮南埡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周銳總是失眠?!拔姨焯於荚谙肴绾我虻刂埔烁惝a業促發展,但又不斷告誡自己要考慮成熟之后再干,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敝茕J說。
“說心里話,我當時不愿意來,主要是怕干不好辜負了鎮領導的信任和全村群眾的期望?!敝茕J是2024年5月底才到南埡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此前,他已先后在汝溪鎮七樹村、九亭社區、鎮江社區擔任過五六年村(社區)干部。上任伊始,周銳挨家挨戶走訪黨員群眾,連續兩個多月,他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村里,只是偶爾回家一趟看看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女兒。
南埡村有一片100畝左右的李子林,已經開始掛果。為了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村里又培育了20多萬株桐樹苗。但由于信息不對稱,誤將山桐當成油桐栽種,導致樹苗一直沒能銷售出去。后來,周銳聯系到一家企業,對方承諾按每株0.4元價格近期前來收購。土地騰出來后如何利用?周銳和村組干部一番合計后,打算連同周邊的4口山坪塘一起,打造集賞花采果、休閑垂釣于一體的李子園。說干就干,周銳在積極爭取配套發展資金的同時,又聯系朋友送來石灰對山坪塘進行消毒。
南埡村的幾名村干部都是“90后”,平均年齡27歲,他們有熱情、有激情,敢想敢干、立說立行?!凹纫晕壹訅?,又要變壓力為動力。咱們有年齡優勢,不會就學,干就干好!”周銳的話語響亮有力。(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