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村里那盞“溫暖的燈”

    ——記國網江蘇儀征市供電公司濱江供電所運維采集班副班長周維忠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18日 08:44
    來源:光明日報

    10月2日,對唐永富一家來說,是一個喜慶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從江蘇省儀征市沿江村搬到了新城鎮上的新圩小區。79歲的唐永富難掩激動:“沒想到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有了齊全的新家電?!?/p>

    唐永富感恩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也感恩一個身邊的人——周維忠,國網儀征市供電公司濱江供電所運維采集班副班長。

    故事還得從20多年前一個善意的謊言說起。

    1998年夏天,周維忠到村民唐永富家中催繳拖欠的電費。到了唐家,入眼便是“屋頂看得到天、地上長滿青苔”的破敗景象,這個困頓的家庭讓周維忠久久不能平靜。周維忠自掏腰包墊付電費,并告訴唐永富:“你家有困難,國家有電費減免政策?!辈粌H如此,周維忠還為其修繕房屋、置辦物品、照顧孩子,讓唐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從唐永富一家開始,周維忠如一盞“溫暖的燈”,又陸續幫扶了村里15戶孤困家庭。26年來,他為幫扶對象墊付的電費累計超過14萬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2011年,一支以“周維忠”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了。在榜樣感召下,周維忠身邊的同事紛紛主動申請加入黨員服務隊。周維忠共產黨員服務隊修橋鋪路,宣講國家政策,助力農戶直播帶貨,成為鄉村一道亮麗風景。

    2022年,周維忠被選派擔任駐沿江村“第一書記”。上任伊始,周維忠就暗下決心:做“第一書記”一定要像模像樣,決不能徒有虛名、擺花架子!

    沿江村,南靠長江,北臨儀揚古運河,耕地面積3776畝,都是永久基本農田。目前全村主要經濟產業以水稻、小麥種植為主,村集體收入較低且渠道單一。如何提高農業附加值,讓村民富起來,這是周維忠最關心的事情。

    在周維忠的牽線搭橋下,沿江村黨支部、國網揚州供電公司營銷部黨支部、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稻經作室黨支部和國網儀征市供電公司黨委開展四方結對共建,建成300畝精品水稻種植基地和55畝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稻田里引入優質水稻“金香玉1號”,蔬菜大棚里種上“儀征紫菜薹”和地方特色蔬菜“洲八樣”?!皟赡陙?,基地生產的農產品每年能夠為村集體增加近30萬元收入。2023年,村經濟合作社更是自成立以來首次為村民發放了分紅?!敝芫S忠說到這里露出笑容,“我們得讓鄉親們通過黨的好政策增收致富?!?/p>

    發展光伏產業,是周維忠增加村民收入的另一個突破口。2023年12月,江蘇省首個能源專業合作社——儀征市圩眾能源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以農民為主體,推動“整村光伏”發展,能源合作社獲得推廣收益,村民獲得開發費用和25年租金收益。

    “你這么幫別人,圖啥?”記者忍不住問周維忠一個久憋在心中的問題。這位國字臉、皮膚黝黑又淳樸的漢子搓著手靦腆地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只要能為鄉親們辦實事,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那就行了?!?/p>

    (本報記者 李 健 蘇 雁)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