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四家班子組建17個調研組,聚焦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等一批事關廣西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研究確定選題43個
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確定調研選題1.3萬多個,開展蹲點調研1.7萬多次、解剖式調研1.1萬次,形成一批沾泥土、有溫度的調研成果
本報南寧訊 (通訊員 桂組軒)走進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學習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基層治理經驗;深入柳州螺螄粉生產基地,探尋以工業化理念打造現代化產業的成功之道;置身桂林綠水青山和北海紅樹林濕地之中,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今年以來,廣西堅持以高質量干部教育培訓為先導,深化運用“學干融合、戰訓一體”培訓模式,讓干部在火熱實踐中悟真知、強本領,推動干部學出堅定信仰、學出絕對忠誠、學出使命擔當,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首課、主課、必修課、常修課,堅持靜心自學與集體研學相結合,讓干部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運用“原文原著+理論輔導+案例解讀+行動學習”一貫式培訓體系,構建“總論+分論+廣西實踐”的課程體系,引導干部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結合干部知識、能力和經驗需求,通過劃專題的形式提升學習的精度。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等5個方面為“總課”,以“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具體內容為“分課”,高起點做好教學設計,精準設置課程。運用行動學習、集中研討、情景模擬等教學手段,融合特色產業園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重要發展場景,讓干部身臨其境地感受發展脈搏,激發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創新開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體現責任擔當、檢驗學習成效。自治區四家班子齊上陣,組建17個調研組分片包干、蹲點到市,聚焦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等一批事關廣西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研究確定選題43個,示范帶動各級領導干部服務實體經濟,以突出問題的“減法”換取企業成長的“加法”,努力實現“三升兩去三消減”目標??h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確定調研選題1.3萬多個,開展蹲點調研1.7萬多次、解剖式調研1.1萬多次,形成一批沾泥土、有溫度的調研成果。堅持把產業園區作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開展深化產業園區改革發展專項行動,研究制定系列文件,規劃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大力支持縣域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緊密圍繞“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等自治區重大戰略部署,引導干部學思并重、踐悟并舉,立足全局謀一域、跳出廣西看廣西,解放思想、創新求變,一批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廣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等重大戰略的對策建議相繼出爐,為相關部門工作提供重要參考,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