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打造“紅色美麗樓棟” 生活紅火又美麗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31日 08:1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鄰里互助團結好,敬老愛幼傳美德,樓道不準堆雜物,墻面不要亂涂鴉……”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延安路街道延安路口社區世貿華庭的居民樓前,映入眼簾的《樓棟公約》成為該社區居民共同遵守的不變約定。這是紅花崗區打造“紅色美麗樓棟”、賦能基層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

    旨在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增進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近些年來,紅花崗區堅持抓基層、強基礎,扎實推進打造“紅色美麗樓棟”行動,不斷推動組織下延、資源下沉、服務下移,著力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有效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持續聚勢賦能。

    統籌力量——

    延伸組織

    “我是廠里的一名修理工,我愿意結合我的特長在空余時間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一名司法調解員,我想發揮個人專業特長,為和諧小區建設出一份力……”在迎紅街道蘭家堡社區的群眾議事會上,社區“兩委”正組織黨員、群眾代表共同商議小區的治理問題,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競相發言。

    立足城市社區實際,紅花崗區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區委牽頭實施、街道黨工委深入推進、社區黨組織具體負責,有效整合在職黨員、離退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遵循黨員優先、退役軍人優先、優秀志愿者優先的“三優先”原則,以樓棟為基礎單元,構建起以“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基層組織體系,建立志愿服務隊65支,配備樓棟“紅管家”600余名,確保每棟樓、每片區至少擇優選配1名威信較高、群眾基礎較好和奉獻精神較強的黨員、志愿者、群眾擔任“紅管家”“聯戶長”,讓紅色組織和先鋒力量有效覆蓋到樓棟中。

    暢通渠道——

    收集民意

    盛夏時節,舟水橋街道河舟社區的鄰里花園里格外熱鬧,前來乘涼的居民絡繹不絕,大家一邊嘮嗑一邊暢談著家門口的一樁樁暖心事?!耙郧?,遇到事情要跑到社區反映,現在我們有困難可以直接電話聯系樓棟黨員、樓棟長,特別是上次反饋家里的廁所下水道堵塞問題后,社區派來的‘紅管家’10多分鐘就上門來幫忙解決了?!毙^居民敖小紅樂呵呵地說。

    以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抓手,充分發揮“樓棟聽事、小區議事、社區決事”協商議事作用,積極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共同商議制定服務事項95項,根據樓棟分布情況,在社區樓棟、單元顯著位置設置公示牌,及時公布樓棟長姓名、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依托“紅城微家”“民情格子鋪”“居民微信群”等線上反饋平臺,探索實施“第一樓長+線上樓長”的“雙樓長制”,常態開展敲門行動、便民代辦、民情收集等服務活動,收集居民意見建議800余條,解決老年人健康體檢、兒童科普閱讀等需求660項,調解矛盾糾紛200余起。

    規范職責——

    拓展服務

    “對于兒童玩耍,小區可以添加一些益智設備;對于老年群體就餐,社區食堂可以送餐上門;對于新就業群體落腳歇息,社區的‘紅城驛站’是最好的去處……”在萬里路街道獅子橋社區湘江苑小區的議事亭里,黨員群眾正圍繞美麗小區建設展開激烈討論。

    紅花崗區結合區位、人文、環境等特點,聚焦資源優勢發揮,強化黨建品牌建設,以持續做優15分鐘“網格黨建服務圈”為目標,通過有效整合轄區黨群服務中心、街面商鋪、物業公司等資源,為轄區居民群眾打造便民利民暖心“紅城驛站”“愛心食堂”等,根據“紅管家”專業特長,結合“力量下沉·網格賦能”行動,設定政策宣傳、矛盾調處、安全巡邏等崗位,動員全區4000余名在職黨員、61名兼職委員常態化下沉社區網格共同開展政策宣講、法律援助、環境美化等服務,為群眾辦理實事好事2326件。

    堅持“一樓一特色”標準,通過修訂樓棟文明公約,引導居民遵守公約、弘揚美德、守望相助,逐步推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樓棟文化走進萬家,并結合居民參與度、樓道特色氛圍感、群眾滿意率等方面,打造“紅色美麗樓棟”,選樹“最美樓棟紅管家”,讓居民從“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不斷促進“紅色美麗樓棟”行動全面鋪開、全面提質。(本報通訊員 劉正偉 王蝶 謝林珂)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