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寧訊 (通訊員 桂組軒)入汛以來,廣西極端天氣頻發,多地降雨量打破歷史紀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聞“汛”而動、迎“汛”而上、應“汛”而為,用責任和擔當筑牢“紅色堤壩”,讓黨旗在防汛搶險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自治區黨委把防汛救災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靠前指揮,赴南寧、梧州、桂林等地現場督導。柳州、桂林、梧州、玉林、賀州等市快速響應,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一線工作法”,把防汛救災各項部署抓細抓實抓到位。各級組織部門發揮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組織動員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守防汛一線,推動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隊。
洪峰過境,整個桂林市成為一片澤國。各縣區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成立由消防救援、村(社區)“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民警等組成的防汛先鋒隊、黨員先鋒響應隊,爭分奪秒巡查、轉移群眾。他們頂著暴雨,深入被淹地區,執行救援和轉運任務?!皶r刻聽從組織安排!”“洪水不退,我們不走!”鏗鏘有力的聲音,讓受困群眾看到了希望。
廣西推動各級黨組織在防汛救災中扛起“戰旗”,18.11萬名防汛基層網格員迅速上崗到位。全面推廣“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網格黨組織互聯互動,組織網格員開展病險水庫、洪災隱患點、城鄉易澇點等防御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巡查,及時化解各類災害風險隱患。全區緊急避險轉移18.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5.2萬人。
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勇于擔當,群眾就有了主心骨。指導受災嚴重地區實行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工作機制,建立黨員應急動員作用發揮機制。桂林市組織4000多名黨員干部成立426支防汛搶險先鋒隊;柳州市公安局緊急調集警力5000多人次成立112支黨員突擊隊;欽州市欽南區動員沿海鄉鎮117名黨員養殖戶組成“海上黨支部”志愿服務隊……他們不畏洪災、奮戰一線,查隱患排險情、疏堵點堵潰點,贏得群眾點贊。
“拿到皮劃艇送來的肉和菜,心里暖暖的?!蹦蠈幨形鬣l塘區雙定鎮義平村村民黃慶光感動地說。受連日強降雨影響,義平村隴英坡唯一的出入干道積水嚴重、交通中斷。村黨支部書記盧若組織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群眾利用皮劃艇運送村民出入,并聯系蔬菜批發商訂購一批生活必需品。
各級黨委統籌組織應急救援力量,調集設備搶排積水,全力搶修道路、通訊、電力以及重要市政設施,廣泛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做好關愛激勵工作,用好專項黨費,全力支持受災地。各級組織部門推行“一線觀察員”工作機制,把防汛救災表現作為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加強對防汛救災一線黨員干部的關心關愛,匯聚搶險救災、重建家園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