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 (通訊員 京組軒)近年來,面對一系列大事要事、急事難事,北京市建立健全黨員應急動員發揮作用機制,激勵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向需而行,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最大限度凝聚起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力量。
堅持政治引領,讓旗幟鮮明講政治融入血脈。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在一系列大戰大考中,著力強化政治引領,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聚焦國慶大典、建黨百年盛典,召開全市動員部署會,各級黨組織層層動員、壓實責任,數萬名黨員、干部主動請纓,以首善標準圓滿完成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西城區組織黨員深入開展“紅墻先鋒”行動,堅決為黨中央站好崗放好哨。朝陽區在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245家單位黨員、干部盡銳出戰,超負荷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堅持組織引領,建強應急動員組織體系。依托黨的組織體系,在各類重大突發事件中,堅持平急結合、提級指揮、扁平化運行,第一時間激活應急指揮體系,著力完善“雙報到”、干部下沉等工作機制,做實做強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廣泛凝聚各方資源力量。2023年7月極端強降雨期間,各級黨組織聞“汛”而動,12.3萬余名黨員干部迅速下沉防汛一線,全市成立臨時黨支部300多個,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堅持能力引領,常態化培育儲備應急力量。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抓實黨員黨性教育和先進性教育,將黨員、干部應急能力培訓納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常態化開展應急知識培訓和場景模擬演練。分場景、分等級完善應急預案,全市及各區常態化儲備多支黨員應急隊伍,在突發情況下12小時內可下沉一線應急支援。東城區依托局包社區、“雙報到”等工作機制,將各類力量嵌入治理網絡中,有效彌補了緊急情況下人員不足、能力不夠等問題。豐臺區探索建立“第一響應人”隊伍,根據黨員專長定崗定責,遇到突發情況“一鍵動員”,迅速到崗、應急響應。
堅持機制引領,強化激勵約束措施。在冬奧會籌辦、疫情防控等大戰大考中,及時制定考察識別干部的措施辦法,著力考準考實黨員、干部現實表現,鮮明樹立獎優懲劣的正確導向。完善關愛激勵機制,選樹表彰先進典型,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困難黨員幫扶,在應急一線建立保障專班,通過劃撥專項黨費、實地走訪慰問等方式,給黨員關懷溫暖。密云區注重將評優指標向重大任務一線傾斜,近三年共選樹145個“先鋒黨組織”、285名“密云先鋒”,其中參加疫情防控、重大任務攻堅的黨組織和黨員占到了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