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立足崗位 銳意進?。ㄖ衄F代化 共繪新圖景·奮斗的青春)

    作者:本報記者 胡婧怡 田先進 劉以晴
    發布時間:2024年05月06日 07: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青年肩負重任,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記者回訪了第二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部分獲得者和獲獎集體,講述他們立足崗位、銳意進取的奮斗故事。這些優秀青年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沈飛某型艦載機研制羅陽青年突擊隊——

    為航空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按下開關,輸入程序,自動制孔機器人在飛機蒙皮上精準鉆出排排釘孔;掃描探頭自動劃過,顯示器上準確擬合出部件的裝配誤差……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公司的數字化裝配車間內,沈飛公司總工藝師張永亮不時駐足查看。

    1983年出生的張永亮是沈飛某型艦載機研制羅陽青年突擊隊隊長。這支隊伍以航空英模羅陽命名,由各崗位業務骨干組成,共有96名隊員,35周歲以下隊員59名。

    “我們用9項新工藝方法、37項新材料應用、154項課題攻關突破技術壁壘,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睆堄懒磷院赖卣f。2023年,突擊隊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如今,完成任務后的隊員們回到各自崗位,繼續為航空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臨近下班時間,工程技術中心工藝研究所副所長李曉丹還在對新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藝參數進行調試?!霸霾闹圃旒夹g就是人們常說的3D打印,是提升航空產業優勢的關鍵技術?!崩顣缘そ榻B。2023年,團隊對關鍵技術開展專題攻關,成功實現了增材制造的耐高溫功能一體化結構裝機應用。

    生產試制過程中,首件加工最關鍵,不僅要解決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帶來的諸多技術難題,還要承擔一定風險。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銑工高級技師王剛卻非常樂于接受挑戰?!吧习嘣鐏睃c、工作多干點、平時多學點、產品干好點”成了王剛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工作守則。僅2023年,王剛所在班組就實現技術革新、工藝改進100余項。

    2013年以來,沈飛公司共組建“羅陽青年突擊隊”2000余支,累計5萬余人次參與其中。張永亮說:“每當看到戰機翱翔藍天,我們心中便充滿自豪,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p>

    安徽省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張晨——

    用音樂點亮人生

    走進安徽省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悠揚的樂曲聲飄然入耳,一堂音樂課正在進行。在音樂老師張晨的鋼琴伴奏下,同學們一邊演奏手中樂器,一邊放聲歌唱,臉上洋溢著笑容。

    13歲那年,因為視網膜脫落徹底失明,張晨一度意志消沉。音樂讓她振作起來,2002年,她被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音樂系鋼琴專業錄取,成為一名盲人大學生。2022年,作為國內首位盲人聲樂碩士,張晨從安慶師范大學畢業,并回到母校任教。2023年,張晨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斑@份榮譽激勵我為特教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彼f。

    張晨說:“視障孩子一般比較內向,要學會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用更多的愛去接納他們?!?/p>

    有一回,一年級學生王文正(化名)在上課時,突然提到想吃漢堡,張晨雖然當時沒有回應,卻默默記在心里?!爸苣┪屹I了漢堡、薯條、可樂,去宿舍送給他,孩子可高興了?!睆埑炕貞?。也就是從這件事開始,王文正經常和她分享在學校里發生的故事,性格也逐漸變得開朗。

    在教學上,張晨費了不少心思?!岸绿鞐盍泶簾?,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最近的音樂課上,她教孩子們唱歌曲《上春山》,通過歌曲讓孩子們感受春日的美好,廣受學生歡迎。

    “每個視障孩子就像小小的螢火蟲,只要他們不熄滅心中的光,就能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睆埑空f。

    京張高鐵“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設計團隊——

    精益求精,再攀高峰

    傍晚,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研發人員高鵬仍在電腦前反復調試參數、比對數值?!拔覀兊墓ぷ?,就是不斷優化設計方案,讓高鐵更舒適?!备啭i說。

    2017年,為了更好地服務北京冬奧會,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組建京張高鐵“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設計團隊,當時28歲的高鵬是其中一員。在設計團隊中,35歲以下的設計師有136名。2023年,這個團隊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京張高鐵車輛內部裝飾設計工作由高鵬和同事負責,僅車燈這一項,他們便先后設計了五六版樣式。在設計后期,為檢測車輛舒適性,高鵬幾乎每天都實車跟蹤檢測,“高鐵設計就是要這樣反復試驗,精益求精?!备啭i說。

    “復興號”設計團隊成員、中車長客鐵路制動平臺副主管張笑凡負責研發設計京張高鐵自動駕駛功能。在設計后期,每天車輛制動上百次,設計團隊逐一記錄啟停時間、制動距離,張笑凡和同事吃住在辦公室,白天收集數據,晚上分析調試,不斷優化自動行車的控制策略。

    2019年12月30日,首列京張高鐵“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從北京北站出發,駛向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站。京張高鐵開創了多個“國內首次”,其中就包括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只要按一個啟動按鈕,京張高鐵就可以實現車站自動發車、站間自動運行、到達車站精確停車等功能。

    2023年起,張笑凡開始主持“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制動系統研制工作,開發全譜系智能配置車型,針對不同的環境、路況和速度等級要求開展制動系統技術攻關?!拔覀円^續努力、踏實工作,為中國高鐵事業添磚加瓦?!睆埿Ψ舱f。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2日 03 版)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