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從上山種樹到智慧林業(傳承“四下基層”精神)

    作者:本報記者 王崟欣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29日 07: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林子不算大,總面積1207畝,在福建寧德周寧縣8.4萬公頃的森林總面積中,只占不到1‰。

    從荒山到青山,數十年間,這片林子里的每棵樹都傾注著黃振芳一家的心血。

    林子位于周寧縣七步鎮后洋村,是黃振芳的家庭林場。

    40年前,后洋村還很窮,黃振芳一家更是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澳菚r候,家家戶戶窮得叮當響,誰家沒錢,就上山砍幾棵樹。久而久之,山被砍禿了,也沒能富了口袋?!秉S振芳的兒子黃傳融說。

    上世紀80年代,中央出臺政策,明確林木誰種誰有??墒?,對于新政策,村民們一度顧慮重重,躑躅不前,“林業收獲周期長,至少得10多年吧,等太久了”“種樹啊,還不如打工賺錢快”……

    “窮怕了”的黃振芳決心放手一搏,在綠水青山中找出路。他算了一筆賬:當時,1立方米樹木就可以賣1200元。假如1棵樹能賺1元錢,種1000棵就能賺1000元錢。

    說干就干!黃振芳貸了款,毅然帶領全家上山開荒、挖穴、種樹。

    那幾年,黃振芳成天與樹為伴,對樹種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他引進速生林,以彌補樹木生長慢的缺點,還在速生林中套種了馬鈴薯、玉米等,采取“以短養長”的方式增加收入,還清了貸款,還有盈余。

    黃振芳的事跡傳開了?!吧质撬畮?、錢庫、糧庫?!痹絹碓蕉嗟拇迕窨钙痄z頭,植樹造林。當地黨員干部加大政策宣講力度,提供技術指導、資金支持,和村民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時光流轉,小樹已參天。家庭林場也從黃振芳傳給了黃傳融。

    午后,黃傳融在林場除草。林下,草珊瑚結出了紅色的果實,黃精正等待來年春天的新葉?!暗葋砟曦S收,收入很不錯的,還有林下養蜂,一年就有60多萬元!”黃傳融說。

    林子里有座管理房,住著黃振芳一家。2020年,黃振芳的孫子黃宇斌從深圳返鄉,也一頭扎進了林場。管理房內,貨架滿滿當當,不少產品就來自林場。角落里搭起一方小小的直播間?!斑@片青山就是我回來的理由?!秉S宇斌說,“我希望將新思路帶回林場,把這里的綠色產品推廣出去?!?/p>

    11月22日,林場迎來幾名老熟人?!袄宵S,又來看你了,最近怎么樣?”寧德市林業局局長黃曉鶯問道。這已是她今年第七次來黃振芳的家庭林場了。35年來,寧德傳承“四下基層”精神,今年以來又將學習推廣“四下基層”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

    黃曉鶯一行在林場走走停停,看變化、聊問題。一年前,也是在這里,黃曉鶯萌生建設智慧林場的想法。原來,林場人氣漸旺,管護壓力也隨之增大,單靠黃振芳一家,明顯力不從心。

    那次回去后,黃曉鶯便組織人員制訂智慧林場方案。前陣子,方案進入實施階段,黃曉鶯這天是來跟蹤問效的。林場內,無人機等設備正準備入場,紅外攝像頭已有分布。

    一片林,除了黃振芳一家三代的操持,如今更多了科技力量的守護?!耙渣S振芳家庭林場為試點,今后我們還將推動全市智慧林業建設?!秉S曉鶯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9日 04 版)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