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是農業大區,是首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之一,享有“中國油菜之鄉”“西部綠色菜都”等美譽。但潼南區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卻面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強村與弱村差距明顯,兩極分化嚴重,企業缺少和村級組織聯結的平臺,這些問題制約著村莊發展。
近些年來,潼南區以黨建聯建為抓手,深化“強村富民”集成改革,推動要素集聚、資源集中、力量整合,加速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從2020年到2022年,全區年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由21萬元提高到64萬元,年均增速74.5%。
村村聯建 建強黨建鏈
今年盛夏時節,雙江鎮椒香四溢,經過3年的耕耘,全鎮的萬畝花椒迎來了首次大豐收。然而,就在幾年前,這里大多是撂荒地。變化源自一家集體經濟企業的成立——重慶聯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雙江鎮下設21個村(社區),土地資源豐富,但受到人才、資金、資源等要素的限制,各村集體經濟普遍發展質量不一、規模不大、效益不高。為了打破發展瓶頸,雙江鎮以村(社區)黨建聯建為引領,開展聯村公司改革試點,積極探索抱團發展新模式,動員村(社區)共同成立聯耕公司,統一運營管理集體經濟。
在鎮黨委的指導下,聯耕公司成立了公司黨支部,負責指導公司生產運營、把關重大事項,鎮黨委選派熟悉經濟工作的班子成員擔任支部書記,各村黨支部書記任委員,通過優選村干部、外聘職業經理人等組建經營管理團隊,利用土地入股、發展產業工人等方式,把村民廣泛聯結起來,構建起“黨支部+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架構。
“聯耕公司成立以來,綜合發展農業、商貿、文旅、建筑四大板塊,實現利潤1000余萬元,7700戶群眾成為股東,共享收益?!辨傸h委書記張昭源說。
潼南區積極總結雙江鎮試點經驗,在全區推廣“村村聯合、基地聯戶、產業連片、股份連薪、責任連體”五聯模式,目前已有10個鎮街組建聯村公司,通過區域黨建聯建,聯合成立公司黨支部,加強對聯村公司領導,有效激發資源要素集聚效應,實現集體經濟市場化運營、規?;l展。
毗鄰聯建 夯實產業鏈
時下,正值白芷收獲的黃金時期。寶龍鎮換溝村的白芷地里,村民正忙著采挖,一派火熱場景。以前,白芷主要產地在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群利鎮,已經形成了全流程閉環產業鏈。而毗鄰的潼南區寶龍鎮雖有發展意愿和土地資源,卻沒有技術和銷路的支持,一直處于想干而不敢干的狀態。
搭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東風,遂潼兩地聯合實施“鄰聚黨建”工程,打破地域界限、體制壁壘,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發展,實現發展共謀、區域共治、產業共興。
寶龍鎮黨委與群利鎮黨委率先建立毗鄰鄉鎮黨建聯盟,健全輪值主席、聯席會議、交叉任職等制度,組織毗鄰村黨支部成立聯村黨委,搭建起毗鄰鎮村溝通交流連心橋。
在聯村黨委的統籌協調下,寶龍鎮與群利鎮合股聯建白芷專業合作社,在毗鄰地帶共建2000畝白芷產業園,群利鎮負責技術指導,兩鎮組織人員共同做好基地的日常管理,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還實現了邊界土地的連片高效利用和白芷產業的規模發展?!叭ツ隄癜总泼抗锊?.1元,今年每公斤可以賣到7元?!睋Q溝村黨支部書記羅維說。
實施“鄰聚黨建”工程以來,潼南區與遂寧市跨省聯建34個聯村黨組織、14個產業鏈聯合黨支部,以黨建聯建搭建產業聯興紐帶,推動毗鄰地區共建47個集體經濟聯合社、11個標準園,共育川白芷、青花椒、寶龍蜜柚等特色產業,建成渝遂綿優質蔬菜示范基地8萬畝,每年為成渝地區輸送蔬菜45萬噸。
村企聯建 完善利益鏈
近些年來,潼南區以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組織優勢、企業的市場優勢為重點,以村企黨建聯建為紐帶,大力實施“百企興百村”工程,推動區內檬泰生物、匯達檸檬等重點農業企業與村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通過合股建立生產基地、發展訂單種養殖,實現村企供求互補、雙向奔赴。
柏梓鎮郭坡村位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域。2021年,區農投集團機關黨支部與郭坡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集團選派下屬公司負責人到郭坡村擔任第一書記,專職駐村幫扶產業發展,協調項目建設。郭坡村盤活村、組集體“四荒地”74畝,與集團合股打造1000畝檸檬種植基地,綜合產值超過750萬元。
此外,潼南區積極探索村黨組織牽頭成立區域性土地合作社、勞務服務合作社,為企業提供居間服務,幫助解決土地流轉難、用工難等問題,與18家大型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通過簽訂長期訂單、提供代種代養,形成檸檬、蔬菜、糧油等20余條穩定供應鏈,帶動村集體發展種養殖項目200余個,350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人年均增加務工收入4700元。
村集體有收益,鄉村發展有活力。潼南區在全區推廣村級公益金制度,在優先滿足生產經營的基礎上,每年將集體經濟收益10%作為公益金,用于完善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等,反哺鄉村發展。同時,鼓勵各村黨支部將鄉村積分管理與村集體經濟分紅掛鉤,設置榮譽表彰、志愿服務等加分項,有效約束行為規范,培塑文明鄉風。(本報通訊員 潼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