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河南洛陽市

    紅色教育啟迪發展思路


    發布時間:2023年04月18日 08:19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河南省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洛陽市高素質農民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帶頭人”兩個培訓班100名學員赴革命圣地——延安,開展為期4天的實踐教學。

    學員是洛陽市各縣區遴選推薦的村支部書記、產業帶頭人。按照培訓方案,春節前后進行了8天的理論培訓學習,此次則是赴延安開展現場實踐教學。

    4天里,學員先后赴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河莊坪鎮趙家岸村農業示范園、兀立紅謠生態示范園、寶塔區溫家溝正霖農業產業示范園、延安市果業研究發展中心、“蘋果第一村”—阿寺村和南泥灣農業文旅開發區,接受紅色教育。

    “黃土地、驢下水、收入低、人流出”,是以前陜西省延安市趙家岸村的真實寫照。如今的趙家岸村房屋錯落有致、道路整潔寬闊,村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趙家岸村以鄉村旅游示范村、美麗鄉村示范區為建設目標,借助省級重點鎮建設項目東風,圍繞組織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等方面持續發力,探索出一條“鄉風美、生活美、環境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特色發展之路。

    在趙家岸村,學員們實地走訪了村舍院落、蔬菜大棚、垂釣園區、花卉園區,體驗了當地農耕文化,驚艷于新時代鄉村巨變,感受農村如何走上鄉村振興“快車道”。

    溫家溝村是延安市寶塔區棗園街道的一個小村子。近年來,溫家溝村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休閑采摘產業、開心農場,將溫家溝村打造成觀光體驗游景區,使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讓群眾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穩定增收致富。

    學員們觀摩溫家溝正霖農業產業示范園大棚蔬菜水果反季節生產、大棚果樹盆栽生產、露地果樹盆栽生產,不停地請教技術人員。

    多年來,延安不斷發展壯大蘋果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讓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如今,在延安這片紅色熱土上,已形成331.6萬畝蘋果林,年產量431.8萬噸,全國每生產9個蘋果,就有1個來自延安。

    在延安市果業研究發展中心蘋果新品種示范園,大家圍著果樹專家講解蘋果新品種特性,請教生產管理經驗,詢問市場銷售情況。

    阿寺村位于洛川縣永鄉鎮,被譽為“中國蘋果第一村”。在阿寺村蘋果文化墻前,學員聽駐村第一書記講述陜北“蘋果之父”李新安的故事:“1947年春,阿寺村農民李新安從河南靈寶縣用毛驢馱回了200株蘋果苗,從此,蘋果就在阿寺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洛川蘋果已發展到50萬畝規模,品牌價值達687.27億元,成為洛川人民致富的源泉,阿寺村成為洛川乃至渭北蘋果的發源地。

    阿寺村壹玖肆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育珍介紹:“我們做農業產業的,要有創新觀念,改變以前傳統的生產模式,利用現代化的生產工具,讓物聯網給農業插上翅膀?!?/p>

    學員們感嘆著時空的變換,欣賞著阿寺村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巨變,由衷贊賞張育珍這位農民企業家先進的產業經營理念,都琢磨著自己回去該如何創新。

    嵩縣大章鎮旺坪村新任支部書記于康康說:“這次培訓使我茅塞頓開,感覺收獲很大,回去后我要克服困難、創業發展,充分挖掘我們村現有中藥材、小林果產業資源,帶領村民共同謀發展,力爭將旺坪村建設成產業興旺的美麗家園?!?/p>

    學員們紛紛表示,延安之行對自己觸動大、收獲多,要追尋紅色足跡,賡續紅色血脈,發揚革命精神,永葆初心,回去后把學習成果轉化成鄉村振興的動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改變家鄉面貌,為建設農業強國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韓太國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