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微治理賦能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江蘇南京玄武區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獲實效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06日 08:08
    來源:光明日報

    初冬,記者走進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孝陵衛街道雙拜巷151號小區,只見一幢幢樓房外立面嶄新平整,干凈的瀝青路上標線清晰,非機動車在車棚里停放有序,配電箱和下水井蓋彩繪一新,休閑小廣場上老人和孩子們怡然自得,到處洋溢著幸福安樂的氣氛?!耙郧靶^環境臟亂差,一進小區就心煩意亂?,F在小區井井有條,有一種家的溫馨?!奔易‰p拜巷151號小區的周亞玲笑著說。

    這是近年來南京市玄武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自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南京市玄武區在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上,致力于推動國企物業全面托底,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江蘇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周延勝表示,在特大城市中心城區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玄武區的做法無疑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瞄準基層治理難點,變“管字當頭”為“服務為先”

    小區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單元,也是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家住櫻駝花園頌和園小區的許文花說:“以前,我丟過三輛自行車?,F在保安每天在社區分時段巡視,大家的安全感滿滿的?!?/p>

    記者看到,在頌和園小區每個樓棟單元里都有一張醒目的公告牌,上面有生活管家、紅色管家、網格員、物業經理的聯系信息及服務承諾,還有24小時的物業服務電話。居民們紛紛點贊小區的變化。

    “作為江蘇省省會城市的中心城區,玄武區人口密度大、外來人口多,566個居民小區中,有437個是老舊小區,其中還有40%左右是零散小區?!蹦暇┦行鋮^委書記閔一峰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玄武實踐觀摩點評會”上介紹說。

    閔一峰表示,城區建設起步早、基層治理難點多,老舊小區存在物業管理缺失、矛盾糾紛多發易發、居民自治意識不強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滿意度。如何以黨建強基固本、為治理賦能增效,是玄武區委、區政府一直積極探索、努力解決的關鍵問題。

    2020年7月,玄武區委、區政府明確由城建集團專門負責老城更新和新城開發。在精塑城區面貌的同時,主動響應民生訴求,成立下屬百子物業公司,打造“百子紅”黨建品牌,扛起了無物業老舊小區托管的重任。

    變“管字當頭”為“服務為先”。國企物業將傳統觀念中的管理對象變為服務對象,進而動員服務對象成為共治力量,不斷鞏固基層治理基礎、夯實基層治理底板。兩年多來,百子物業托管老舊小區達到268個(包括封閉小區52個、零散小區216個),服務面積超47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超6萬戶。

    圍繞“人”的融合,創新聯合聯動的治理機制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張衛表示:“以黨建工作的全覆蓋提升物業服務的品質,創新聯合聯動的機制,實現了物業管理與社區治理的融合,網格化和數字化的融合,玄武區在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上形成了可貴的經驗?!?/p>

    西家大塘16-44號小區是百子物業首批托管的老舊小區,從“接得住”到“管得好”,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黨建引領下的融合共治。圍繞“人”的融合,玄武區實施“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一方面,由社區書記擔任物業分公司黨建指導員,做實做細企業黨建,為物業管理注入“紅色動能”;另一方面,由物業分公司經理擔任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延伸管理服務觸角,充分整合轄區資源。

    走進大樹根小區的公共活動空間,在議事角貼著一張議事結果公示:“2022年5月23日下午,百子物業第二黨小組聯合社區組織大樹根項目部紅色管家(黨員志愿者)召開民主議事會,就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聽取群眾意見,針對存在矛盾問題民主商議,共同制定化解矛盾的方法,及時有效地解答群眾的疑惑?!?/p>

    這是玄武區在推進基層治理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創新機制。聯席會議制度是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物業、管委會(業委會)共同協調解決物業服務及小區治理難題的重要制度,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如有特殊情況,可以“一事一議”。

    從電梯加裝到路燈更換,從車棚改造到治安管理,從車位供給到環境綠化……聯席會議制度真正讓居民從看客變主人,熱心參與到小區治理之中,形成了“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的良好氛圍。

    除此之外,小區里還活躍著一支由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員樓棟長等組成的“紅色管家”隊伍,他們輪流坐班,收集社情民意、解決群眾訴求?!熬W格巡查、垃圾分類、疫情防控、調解糾紛、參與議事,可以說,就沒有‘紅色管家’不管的事兒?!贝髽涓^紅色管家張順寶自豪地說。

    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離不開用心周到的服務

    雍園41號小區作為老舊小區,居民60%以上都是老年人,如何關愛老年人群體成為小區改造關注的重點。

    “一樓住戶有補貼,憑什么我們二樓住戶就沒有呢?”“電梯建成后影響采光怎么辦?”在居民議事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樓,社區黨組織牽頭召開近10場居民議事會,邀請物業前置介入,充分吸收群眾意見,量身定制加裝電梯方案。社區與物業共同配合,挨家挨戶上門解釋溝通,黨員骨干不僅帶頭簽署協議,還積極動員身邊群眾,最終實現了小區13個單元全覆蓋加裝電梯。

    不僅如此,雍園41號小區還引入智慧物業平臺。小區物業負責人指著顯示屏向記者介紹:“通過監控系統,可以對小區各處有一個整體把握。通過人臉識別,我們可以實時關注老年人的生活動態,如果他(她)24小時沒出門,我們就會上門去問候并了解相關情況?!?/p>

    記者走訪的每個小區都設置了“微服務角”,每周定期向居民免費提供理發、法律咨詢、健康體檢和上門助潔等服務。

    老舊小區改造贏得了居民們的交口稱贊,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和滿意度。張順寶感慨:“這兩年,我們老百姓感受到了小區服務和氛圍翻天覆地的變化?!?/p>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見習記者 李?。?/p>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