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無人,集體負債,村情渙散,這是河北省廣平縣后南陽堡村曾經的真實寫照。作為曾經的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集體經濟“負債村”、“市級軟弱渙散村”,后南陽堡村村集體經濟負債曾經高達70余萬元,成為脫貧攻堅中的“老大難”村。近四年來,后南陽堡村堅持黨建引領,喚醒村中“沉睡”資源,鼓勵村民入股,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讓貧困村變身致富村。截至2022年10月,村集體經濟收入296萬余元。
清產核資變“廢地”為“寶地”
2018年,廣平縣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實施“燕歸巢計劃”,通過上門探訪、親情聯絡等方式,吸引年輕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進入村“兩委”班子,助力鄉村振興。
幾年前,了解到“燕歸巢計劃”的王建廣,毅然放棄了城里的企業高管工作,回到后南陽堡村參與村黨支部書記競選,成為了“歸巢”的一員。成功被選任為村黨支部書記后,王建廣對村集體現有資源進行了全面摸排,發現村內不僅有閑置的荒林、坑塘可以開發利用,而且村子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可以考慮發展休閑產業。
摸清村子的“家底”后,王建廣說干就干。在他的帶領下,南陽堡村開發利用荒林5畝,吸引投資200余萬元,打造出頗具農家特色的燒烤廣場,村北的坑塘也成功改造為垂釣園?!霸诩议T口打工一個月能掙2000多塊,不耽誤照顧孩子還能種好莊稼,簡直就是一舉三得??!”在燒烤廣場打工的村民高艷玲告訴記者。
如今,村里的燒烤廣場和垂釣園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娛樂休閑“網紅地”“打卡地”,吸引周邊縣區的游客到此品嘗農家美食、享受垂釣樂趣。據介紹,這兩個項目為后南陽堡村挖掘了“第一桶金”,不僅還清了村集體的負債,還為村里帶來35萬元的增收,并帶動80余名村民就業。
支部引領變村民為股東
后南陽堡村作為傳統的農業村,農業生產的老本行自然不能丟,但土里刨食收益低、風險大,村里勞動力大多選擇外出打工。如何提高收益降低風險、吸引外出人員返鄉,成為了村里亟需破解的難題。
為此,王建廣帶領村“兩委”成員先后赴四川、浙江等地考察學習、尋找項目。同時,縣委組織部為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量,大力引導全縣各村成立村級集體合作社,鼓勵群眾通過資金、土地、技術等形式入股,風險共擔,按股分紅。
經過考察學習,再結合現有的好政策,后南陽堡村黨支部確定了“選準產業、增收致富、共擔風險、抱團發展”的思路。王建廣和村“兩委”干部帶頭注入資金300余萬元,組織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總社,引導村民以資金、土地、技術、務工入股,推進聚力興業。此外,村黨支部在經濟合作總社下設反季節果蔬種植合作社,集資、引資60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利用溫室內的綜合環境控制系統調節室內溫、光、水、肥、氣等,既能生產反季節果蔬,又能增加果蔬產量。目前,該智能溫室可生產蔬菜30余種、水果20余種。產品直供北京、石家莊、邯鄲等地的中高端生鮮超市,實現年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
智慧賦能變雞蛋為“金蛋”
后南陽堡村歷來有養雞的傳統,但大多屬于個人飼養,規模小、產出少、收益低。為了擴大這一優勢產業。村黨支部在經濟合作總社下設蛋雞養殖合作社,投資500多萬元建設了全自動化雞舍,可容納蛋雞15萬只,日產鮮雞蛋8000多斤。
除了建設全自動化雞舍外,該村還引進了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研發的靶向營養蛋雞飼料,食用這種飼料的蛋雞可產出特定人群所需的營養豐富、口感獨特的靶向營養蛋。
“今天氣溫33攝氏度,各管理員要注意減少喂養頻次,雞要少食多喂,下午只供應清涼飲水即可?!彪u舍內,村委會成員劉旺彬正在為投喂靶向營養飼料的7個管理員進行講解。如今,這些營養蛋年產量300多萬斤,年產值突破400萬元,年收入超百萬元,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金蛋”。
如今,隨著村集體收入的不斷增加,后南陽堡村每戶的自來水費用由村集體承擔一半,大學生學費由村集體承擔一半,8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敬老院,學齡前兒童免費入幼兒園……村集體的發展成果惠及每一個村民,實現由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到國家級美麗休閑鄉村的華麗“蝶變”。
后南陽堡村的可喜變化,只是廣平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作為河北省邯鄲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變三化”模式試點縣,截至2022年10月,廣平縣169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5萬元,其中10萬-20萬元的村84個,20萬-50萬元的村20個。(劉秀峰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