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杉二村村民通過“善治杉二”微信群反映,進村道路上的路燈壞了5盞,晚上一片漆黑。情況反映后僅1天,壞了的路燈就全部檢修完畢。
高效的落實力得益于花溪區探索實施的“善治工程”。今年以來,花溪區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工作為契機,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進“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治理體系建設,將十聯戶單元打造成采集信息、發現風險、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的“前哨陣地”,積極構建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新格局。
“紅網覆蓋”理順指揮體系
黔陶鄉谷灑村因管理不善、設施設備老化等原因,出現供水不正常、不穩定的問題,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黔陶鄉黨委便將此事列為“黨建實事”納入“微心愿”清單,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劉飛主動認領任務,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和企業,爭取資金和項目,組織動員村民義務投工投勞,原本需要幾十萬元的項目,村集體只出資13萬元,便徹底解決了150戶600余人的飲水問題。
黨員認領“微心愿”和開展“五亮”活動是花溪區在鄉村治理中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和黨員“兩個作用”的縮影。今年以來,花溪區在網格100%建立黨小組的基礎上,整合村“兩委”干部、農村黨員等216人擔任網格員,推動黨小組組長(黨支部書記)兼任網格長,建立網格聯戶群316個,聯戶連心群3185個,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領導下的網格化治理體系,在今年的疫情防控、農村“五治”、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中,基層網格發揮了重要基礎性作用。
“把加強黨的建設貫穿網格化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在網格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變,不僅夯實了基層基礎,還激活了網格治理的‘神經末梢’?!备咂锣l黨委副書記劉海川說。
“多網融合”暢通響應體系
“以前統計信息要挨家挨戶來回跑,現在鎮里開發了小程序,返鄉人員只需在手機上填報信息,鎮綜治辦和平安辦就會第一時間把相關信息推送到網格員的手機上,服務管理更加精準高效?!鼻鄮r鎮擺早村網格員趙仁芬感慨道。
針對“網眼過大、種類繁多、信息分散”等網格化治理短板,花溪區充分整合組織、政法、應急等部門資源,統籌劃定548個鄉村治理網格,實現黨建網格、綜合網格、應急網格等“多網融合”,同步推行網格化工作權責清單和事項準入制度,持續健全完善“網格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工作效率。
“一張表采集數據、一個App排查上報、一平臺派單服務,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鼻鄮r鎮綜治辦主任寧靜說。今年以來,鄉村兩級網格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1萬余件,協調解決困難訴求1.8萬余個,初步建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融合治理體系。
“法網提質”激活保障體系
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是鄉村基層治理的壓艙石,花溪區推行“法網提質”行動,全面落實派出所所長、人民法庭庭長、司法所所長兼任鄉鎮綜治中心副主任,公安民警進村“兩委”班子工作,充分整合鄉鎮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與鄉鎮綜治中心力量,推動實現社會治安聯防、矛盾糾紛聯調、重點工作聯動、禁毒預防宣傳、突出問題聯治、重點人員聯管、基層平安聯創的工作格局。
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對矯正對象、刑釋人員、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實施精準幫扶,是花溪區實施“法網”提質行動的重要內容。今年7月,黃河路片區司法所了解到刑滿釋放人員張某在本地無收入、無居所、無親人的實際困難后,黃河路片區司法所所長唐云及時協調街道綜治中心、社會事務等相關部門,主動為張某聯系安置酒店,并為其購買火車票,使其平安返家。
今年以來,花溪區鄉村區域社會安全穩定形勢總體良好,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0.3%,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實現同比發案下降、損失金額下降、破案率上升、抓獲嫌疑人數上升的“兩降兩升”目標,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本報記者 王家梁 王鶴霖 本報通訊員 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