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回到泰州后,楊君的工作和以前一樣,重新恢復忙碌狀態。8月30日上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人社局信訪法規科科長、海陵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副院長楊君作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獲得者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自己的感受概括起來就8個字:“無比榮幸,備受鼓舞!”
2011年10月,海陵區人社局設立一站式維權服務大廳,楊君成為大廳2號窗口的工作人員,承擔立案接待咨詢、立案審查、庭前調解等工作。一次,一名中年婦女來維權,卻因緊張怎么也說不清案情。楊君見狀倒了杯水遞給她,并笑著打趣:“阿姨,您的泰州普通話可真標準?!币幌伦泳徑饬水斒氯说木o張,她將自己遭遇的委屈詳細說了出來。了解案情后,楊君立即啟動簡單案件調解程序,迅速調處了案件。得到滿意的處理結果后,那位阿姨握著楊君的手感激地說:“孩子,你的笑容真讓我安心?!?/p>
在“2號窗口”的10年,楊君堅持“服務至善”,始終耐心接待、循循善誘,受理案件時多提醒一句,接待咨詢時多問一句,案前調解時多勸一句。她累計受理案件5341件,接待群眾來訪近3萬人次,涉及金額超2億元,先后調處了多起重大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幫助職工千余人。
農民工因她成功解決拖欠工資糾紛送上錦旗;律師因佩服她的專業素養要“挖墻腳”;企業老板因她辦案不肯“放水”揚言報復。有人調侃:“本可以做個‘律政佳人’掙大錢,你卻守著小窗口當‘月光’?!睏罹灰恍Γ骸疤幚戆讣苄量?,但看到職工露出笑臉,我充滿成就感?!?/p>
在維權一線工作,加班是常態,特別是到了年底,勞動維權部門最忙的時候。為了農民工兄弟能安心回家過年,她每年都會在除夕堅守到最后一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勞動仲裁案件數量也快速上升。對此,楊君建議將矛盾處理前置化,從源頭上穩定勞動關系。為有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她創新開展“走親連心”式服務,跑車間、進工地,積極引導企業與職工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敢思考能創新、敢啃硬骨頭”,這是同事對楊君的評價。
受疫情影響,很多勞動仲裁案件的現場庭審面臨延期。如何讓防疫和維權兩不誤?作為江蘇省“云仲裁”的“吃蟹者”,楊君承辦了當地首例“一案三地”勞動仲裁網絡庭審。庭審前她制定流程、深入分析案情,庭審中組織多輪調解,庭審后敦促支付工傷賠償,實現“開庭足不出戶,維權指尖輕觸”。申請人拿到工傷賠償款后激動地說:“楊院長,原以為要幾個月,沒想到20天就處理好了,一路說不出的苦,感謝你們!”
“云仲裁”從無到有,每一步流程優化,每一次方案調整,都有楊君的深入思考。庭審形式的創新,使得辦案效率提升一大步。目前,“云仲裁”已經成為疫情期間辦理仲裁案件的新常態,不僅縮短了案件處理的時空距離,更拉近了辦案人員與當事人的心。
維護公平正義是楊君學法律的初心,也是她心中正義的力量。2014年承辦一起案件時,十幾位當事人幾次三番地找到她,對她能否公正處理案件表示質疑,其中一個當事人甚至直接拍著桌子說:“那么大企業,我就不信你一個小丫頭片子能頂得住”。在拿到裁決書后,那位拍著桌子的當事人特地來到維權大廳,說:“對不起,那一天我激動了。感謝仲裁委,謝謝你讓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p>
工作中,楊君也曾遇到領導熟人為案件當事人打招呼,也有當事人拿著裝著現金的信封希望能多判一點,也遇到過企業以多聯絡感情為幌子的糖衣炮彈。但楊君始終堅持嚴肅執法,廉潔自律,不受企業、群眾一飯一水?!耙婪ú脹Q,不謀私利,是作為黨員、作為勞動維權人對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在仲裁員崗位上永恒不變的原則?!睏罹f,“接下來,我會把‘人民滿意’作為宗旨擺在心中突出位置,以更加飽滿、更加昂揚的狀態投入工作?!保ㄖ星鄨蟆ぶ星嗑W記者 李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