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湖南,天氣悶熱。在湖南津市市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一群“紅馬甲”忙碌的身影:走訪慰問獨居老人、為環衛工人送去夏日清涼、協助維護馬路市場秩序、開展留守兒童暑期才藝培訓……
一件件打動人心的好人好事背后,是一個以“紅色驛站”冠名的社區黨建載體,以其靚麗的“黨建紅”、流動的“志愿紅”、溫馨的“服務紅”,創造出了一群“紅馬甲”溫暖“一座城”的黨建“紅色風景”。這個“紅色驛站”的領跑人,就是津市市襄陽街街道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朱德文。
他創辦的襄陽街街道志愿者協會,獲得了湖南省示范社會組織、常德市五四青年獎章等殊榮,他本人先后獲得“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首屆“優秀敬老志愿者”等稱號。
靚麗的“黨建紅”:把支部建在協會上
2006年,朱德文作為一名傷殘的退伍老兵,被安排到襄陽街街道社區工作。
襄陽街街道社區地處津市市商貿區與工業集中區之間,是澧水二橋大建設、津港新城大開發、水陸交通大樞紐交匯的經濟發展增長帶,也是征地矛盾、民生訴求、維穩難點聚集的老大難地區。
“我是一名黨員,我不上誰上?!睘榱藥腿鯘?,他自掏腰包印制了1000份真情聯系卡,跑遍街頭巷尾,一張張發給社區居民,并承諾,“我是社區工作人員,如有困難請打我的電話,復退軍人從不食言,記得保管,等您呼喚?!?/p>
好心的老友勸告他,“你一個普通社區工作人員,自己條件也不好,不要總折騰自己,這么多人你幫得了誰?!?/p>
“不能愧對胸前的黨員章徽,我是黨員我帶頭?!敝斓挛蔫F定了心。
2014年,朱德文向街道黨工委毛遂自薦,“我現在一個人打游擊戰,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想組建一家志愿者協會?!彼闹馗WC,“我一定不負期望把事情做好?!眳f會成立后,志愿者隊伍迅速發展壯大為幾百人。
一次防汛搶險任務中,需要緊急組織50名志愿者。但救援信息就像石沉大海,第一時間積極響應的人很少,就連黨員積極性也不高?!胺姥淳透蛘桃粯?,要搶時間?!笨粗戧懤m續趕來的志愿者,朱德文急得跺腳?!罢е驹刚哧犖榫拖褚槐P散沙,沒個主心骨?!?/p>
作為一個社會組織,如何才能增強凝聚力?朱德文發起愁來。
“舍小家顧大家,是一名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敝斓挛臎Q定從黨員中尋求突破。2017年,朱德文成立志愿者協會黨支部,并在街道的7個社區和愛心幸福園建立了面向群眾的“紅色驛站”,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支部的建立并非一帆風順,朱德文很快又遇到了新考驗:協會黨支部里90%的黨員黨組織關系都隸屬于黨員工作單位或所轄社區。如何組織協調黨員參加志愿服務?
一方面,設立預警機制,提前預警可能面臨的搶險、救火等突發情況,便于大部分黨員提前向單位或社區報備;另一方面,完善溝通機制,協會黨支部主動上門加強溝通。有了兩大機制保障后,黨員的組織協調更順利了。
為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朱德文摸索出了一套精準的用人方法。對于群眾基礎好、威望高、經驗豐富的老黨員、老干部,讓他們負責搞宣傳、上門入戶化解矛盾;對于優秀模范黨員,建立“傳幫帶”制度,一個優秀模范黨員帶3—4個年輕干部、黨員……
在黨支部的引領與帶動下,街區198名黨員和438名志愿者,迅速匯聚到了“紅色驛站”的旗幟之下。
流動的“志愿紅”:“紅色網絡”進小區、入樓棟、到家庭
“阿龍,我想請你幫個忙。我家里燈壞了,你來幫我看一下?!?/p>
“阿龍,我家里門閂壞了,不好關門,你過來幫我看看?!?/p>
今年50多歲的向繼龍,是襄陽街街道志愿者協會的一名黨員志愿者,也是敬老孝老志愿者分會的組長。每天,向繼龍都會接到幾個求助電話。聽到爺爺奶奶一聲聲親切的“阿龍”,向繼龍總會放下手中的活,第一時間趕去為老人們排憂解難。
為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光與熱,將“紅色網絡”做廣做深,朱德文積極探索“黨建+社建”的模式,根據各街區不同的屬性和類別,推進黨員志愿組織“社會化”,先后組建了敬老孝老、老齡科普、應急救人、愛心扶貧、物業自治、書畫怡情、文體健身、法律服務、調解維穩、心理咨詢、科普宣傳等12個志愿者分會。
向繼龍跑得趟數最多的社區,就是陽由社區?!瓣栍缮鐓^位于城鄉結合部,社區的年輕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贬槍﹃栍缮鐓^的情況,朱德文設立敬老孝老志愿者分會。
古大同社區靠山靠水,下雨天容易出現山體滑坡,大晴天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于是設立應急救人志愿者分會,定期派志愿者巡山預防。
澧陽社區養殖戶、種植戶多,社區居民收入主要靠種養殖。因此設立老齡科普志愿者分會,組織老專家、老技術人員指導農戶規范化種植。
……
為促進黨員志愿服務“專業化”,在每個志愿者分會之下建立多元化的專業服務小組,開展平時互幫互助、應急專業援助、涉險緊急救助。目前,共建立安全、治安、調解、防汛、抗疫、敬老、助學、幫困等黨建志愿服務專業小組86個,建立互幫互助網格49個,去年以來在源頭化解防汛隱患45個、抗疫難點112個,惠民治本辦實事91件。
在朱德文看來,要把社區志愿服務做得更好,除了黨員志愿組織“社會化”、黨員志愿服務“專業化”,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同樣至關重要?!敖裉煳覟槿巳?,明天人人為我?!?/p>
朱德文創新采取“黨建志愿服務銀行”的形式,從居民物業管理的居家環境、社區治理的周邊環境、文明生活的社會環境入手,用“利益點”撥動“共振點”,發動組織群眾存入志愿服務時間,用個人今天的付出儲蓄,換取明天別人的幫助。
去年7月防汛期間,陽由垸出現一個管涌。出租車司機洪培林正在載客。
“汛情就是命令?!笨吹街驹刚邊f會群里的通知,洪培林第一時間趕到搶險一線?!爸灰獏f會需要,隨時可以放下手頭工作?!?/p>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痹谝慌鸁嵝娜罕姷膮⑴c下,目前,全街道12個志愿者分會已發展群眾會員1560人,累積存入信訪服務時間31000多個小時,共為民做好事1870多件。
“志愿者組織基本覆蓋了街道70%的社區、60%的小區,將工作邊界延伸進小區、入樓棟、到家庭?!毕尻柦纸值傈h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向芬芬說。
溫馨的“服務紅”:服務送到群眾心坎兒上
今年52歲的盧禹安是一名建筑工地的看管員,也是一名襄陽街街道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在這之前,是一名刑滿釋放人員。
十多年的監獄生活,將他與家人、社會分隔為兩個世界。母親不原諒他,15歲的女兒不接受他。找工作總碰壁,“感覺自己被社會拋棄了?!睂τ诤煤没钕氯?,盧禹安喪失了希望。人人都戴著有色眼鏡,對其唯恐避之不及。
“別人可以不管,但黨組織不能不管?!敝斓挛闹鲃訋ьI志愿服務小組上門,摸實情、出實招。
“都是面子功夫,想作秀,拿我當幌子在領導面前表現?!睂τ谥驹阜招〗M的噓寒問暖,盧禹安一開始并不領情。
志愿服務小組前后跑了不下十趟,一邊幫助他順利在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工作,一邊說服他的家人接納他,盧禹安漸漸放下了輕生的念頭。如今,盧禹安也成了一名熱心的志愿者。
在推進黨員志愿組織“社會化”、黨員志愿隊伍“群眾化”、黨員志愿服務“專業化”的實踐探索中,朱德文對所有幫扶對象一視同仁,通過組織黨員,開展黨建促民生、黨建促和諧、黨建促發展,將溫暖服務送到了群眾心坎兒上。
“說什么也不搬,搬走了我兒回來就找不到家了?!痹诮值莱休d的津市澧水二橋和津港新城開發建設中,有一位快90歲的老人,讓人犯了難。
老人名叫王冠英,有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很多年前離家出走。雖然住的房子半邊都塌了,但老人家死活不肯搬走。
朱德文得知后,帶領專業服務小組,一邊給老人做思想工作,將老人接到愛心幸福園養老,一邊打消老人顧慮,承諾時刻注意打聽老人兒子的消息,用行動解開了老人心結。
由于志愿者協會的超前跟進、專業服務小組的全程介入、協會會員團隊的捆綁調解,津市先后平穩完成了澧水二橋134戶房屋征拆、1170畝土地征收,推動了津港新城500多戶棚改征收,按期推動了6個小區功能性項目改造,沒有出現一起越市級上訪、群體上訪和阻工纏訪事件。
“群眾的事每一件都不是小事,把每一件事做好了就是大事?!敝斓挛牟粌H時時提醒自己,而且處處鼓勵志愿者。
去年,疫情暴發,朱德文迅速組織400多名志愿者“戰”馬路、“戰”小區、“戰”街道。
“大年初一那天,我們街道辦正在進行會議部署,朱會長已經召集黨員宣誓,帶領黨員來交請戰書了?!毙手?,讓向芬芬敬佩不已。
協會的志愿者自發為群眾當起了心理疏導員、物資代購員、垃圾清運員、防控宣傳員、疫情聯絡員、網格協調員、隔離保障員等“十大員”,使那一抹抹流動不息的“志愿紅”成為了戰“疫”最美的硬核底色。
考慮到受疫情影響,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無法返鄉,朱德文組織開展“微爸微媽”活動,通過“微家庭”的志愿服務形式,組織志愿者和留守兒童結對,為轄區內的留守兒童找到自己的“微爸爸”和“微媽媽”。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黨員志愿服務,近些年來共救助弱勢群體687戶,捐資助學89人次,結對幫助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248人。
在襄陽街街道志愿者協會的一角,掛著一排排錦旗,“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病魔無情人有情,愛心化作及時雨”“居家托養顯黨恩,志愿服務傳真情”……每一面錦旗,都在訴說著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本報記者 房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