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這兩年,福建廈門大事不斷。2016年9月遭遇超強臺風莫蘭蒂重創,城區受損嚴重;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舉行。而在此前,廈門市容市貌整治、環境提升保護任務十分艱巨,推行垃圾分類,需要帶動數百萬居民做好源頭分類。
今天,這幾件大事不僅圓滿完成,廈門還收獲了“高素質、高顏值”的美譽。這背后,得益于廈門以開闊的視野謀劃基層黨的建設:加強統籌協調、建強互動紐帶、服務城市治理,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內涵式發展、系統性增效。如今,廈門城市基層黨建活力四射:各領域黨組織融合共建、團結協作,黨員模范帶頭、居民積極參與,全城聯動的暖流處處涌動。
加強統籌協調
走進廈門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居委會,一幅“社區大黨委的組織架構圖”映入眼簾。這張圖勾勒出社區黨委、聯建共建單位黨組織、兼合式老干部黨支部、兼合式社會組織黨支部等主要架構,再層層細分,延伸出居民黨支部、樓道黨小組、單位黨支部、黨員志愿服務隊、社工志愿服務隊等數十個細小單元。這其中,13個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的需求清單和服務清單一目了然。
囿于組織條塊協同不夠有力,街道社區黨組織協調能力弱,存在街道社區“小馬拉大車”等問題,特別是垂直管理的行業系統,塊上管不了、條上抓不透,導致條塊之間缺乏協調性、協同性,有時甚至互相矛盾、互相掣肘。針對這些問題,廈門織密組織網絡、創新共建模式,做強做實基層,強化龍頭帶動,打通連接橋梁,推動各領域黨組織緊密連接。
2016年,廈門出臺《關于深化街道職能轉變試點實施意見》,提出“不斷優化、逐步轉變街道職能”,推動街道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治理工作上來。2017年,在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加掛黨建服務中心牌子,配備黨建工作指導員若干名,專門負責街道大黨工委日常事務。在此基礎上,今年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中華街道等中心城區街道轉變職能完善體制機制試點改革的通知》,突出黨建引領,深化試點改革,為全面推進街道體制改革提供經驗。
建強互動紐帶
在深田社區黨委辦公場所,一面雙向認領服務項目清單展示墻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既有社區黨委認領駐區單位所提出的文明保潔、社工服務等項目,也有駐區單位認領的垃圾分類督導、主題黨日授課等項目?!绊椖侩p向認領是落實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機制。這些項目都是社區黨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結合實際提出來的。在雙方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互相認領,通過牽手互助,讓黨建工作落到實處?!鄙钐锷鐓^黨委書記莊瑩瑩說。
通過服務項目雙向認領,社區黨委開展“組團式報到”“清單式服務”,推動多領域黨建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174醫院黨委長期派遣醫生黨員進駐社區“悄悄話室”,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義診;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黨委在社區設立“開啟e世界”電腦興趣小組,定期為轄內老年人進行電腦授課。
在街道社區,雖然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在這里,但關系互不隸屬,相互比較封閉,存在參與黨建熱情不高、聯系松散、合力不強、被動應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廈門拆除“圍墻”,推動行業系統所屬單位主動融入屬地中心任務和區域化黨建工作,推進條塊深度融合。
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與禾山街道黨工委探索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共同推動黨員思想工作聯做、公益事業聯辦、社會治安聯防、場地資源聯用,建設省級志愿服務驛站示范點,發揮“政務心服務”黨建品牌示范引領作用,開通綠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延時服務、代辦服務,推行周末輪班辦事制度,460名進駐人員參與輪值,13個進駐單位113個事項實現“周末無休”,日均辦件超過1000件,201個事項“一趟不用跑”,1282個事項“最多跑一趟”。
服務城市治理
周末的西山路萬仕嘉園小區的黨群活動室里十分熱鬧,趁著大家都在家,小區黨支部召集黨員開會,討論小區下一步垃圾分類工作。萬仕嘉園是個只有49戶居民的小區,但在職黨員數量較多。2017年6月21日,小區黨員代表聚在坑內社區會議室里,共同見證萬仕嘉園小區黨支部的成立。
“工作8小時內履職在崗位,工作8小時外奉獻在社區?!笨觾壬鐓^黨委書記石惠勤說,把黨支部搬到小區,既推動基層黨建,又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百米”。
隨著城市的高速建設發展,常住人口不斷集聚,廈門每個社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小區5~15個,人口1萬~15萬人,黨員數百人。社區黨組織以傳統的組織架構、人力物力和工作模式,難以對社區治理實施高效有力的集中領導。社區中的城市居民小區普遍存在業委會、物業服務公司、業主之間的矛盾糾紛,導致居民小區環境臟亂、公共設施破壞、公共利益受損、車輛停放無序、小糾紛引發大沖突等亂象,小區居民意見反映強烈。
為了推進社會治理,廈門將戰斗堡壘直接建在居民小區、群眾之中,帶領群眾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實現了黨領導社會治理、依靠群眾加強社會治理的良性互動。
在湖里區,492家駐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與小區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認領小區服務項目892個,選派了323名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到小區上班,擔任小區秘書,直接在一線、在家門口為小區居民服務。思明區運用“思明黨員志愿服務”App推動在職黨員下社區、小區服務,App注冊人數達6943人,16677人次參與服務,服務時長超過2萬小時。
(記者 馬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