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主要在街道工作,雖說也是為居民服務,但是到了社區,和群眾面對面,才發現平時對他們了解得還是太少。合并后的四川路社區共有居民2200戶,其中許多居民因拆遷在外居住,如何將這些人戶分離的居民管理好服務好,得好好動動腦子?!苯谠谏綎|青島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從市南區云南路街道下沉到四川路社區工作了大半年的米國平深有感觸。像米國平一樣,市南區有188名街道干部下沉到社區工作,這也是青島以全域思維破解城市基層黨建難題的改革舉措之一。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基層治理出現新變化新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城市基層組織體系建設。青島市從大黨建理念出發,率先在組織體制機制上破題,著力把市、區、街道、社區四級黨組織貫通、聯動,構建起“市委領、區委統、街道聯、社區攏”四級聯動、條塊融合的組織領導架構,城市基層黨建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市委領區委統:做好基層黨建頂層設計
“一方面,隨著城市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的深刻變化,人民群眾需求訴求持續增多,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壓力不斷加大;另一方面,基層黨建條塊分割、條條分離、塊塊分散的弊端越發顯現,呈現出分兵作戰、疲于應付、自娛自樂等癥狀?!鼻鄭u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邊祥慧說,這使得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落得不實不細,沒有真正實現區域統籌、互聯互動和融合發展。因此,從推動基層黨建轉型升級出發,青島市委首先從頂層設計開始,打造一條一貫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
自2015年開始,青島市委先后出臺《關于深化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構建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大黨建格局。市委履行抓城市基層黨建主體責任,把方向、建機制、定標準、抓改革、解難題;各市轄區區委履行第一責任,是“一線指揮部”;街道黨工委統籌聯動、全面兜底,發揮龍頭作用;社區黨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延伸社區黨組織鏈條,將黨支部建在網格,黨小組覆蓋到樓院。
構建動力主軸的同時,青島分級分領域搭建協調議事平臺。強化橫向聯動,在市、區兩級,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常委組織部部長作為召集人,吸納政法綜治、機構編制、發改、民政、財政、城建、群團組織等職能部門作為成員單位,規范化常態化運行。保證全市上下協調聯動、條塊雙向用力,統籌下好城市基層黨建“一盤棋”。
街道聯:統籌區域資源實現共駐共建共享
“要進一步做強街道、做實社區,最大限度把力量沉到底,讓更多改革紅利惠及廣大居民群眾?!笔心蠀^區委書記華玉松說,市南區首先轉變街道職能、取消招商引資等經濟發展考核指標,實行街道工作準入制,為街道減負賦權;同時,把50名街道副處級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擔任黨委書記,強化社區黨委的領導力和統籌力。
“我們與轄區內57家單位簽訂共駐共建承諾書,號召帶動非公企業和個體商戶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基層黨建工作中?!笔斜眳^遼寧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范瑞江說,街道以黨組織為核心,有機聯結各行業、各領域黨組織,推動黨建互聯互動、融合發展。統籌資源的同時,街道著力解決4個問題:收集群眾需求,解決“干什么”;統籌各方力量,解決“誰來干”;明確幫辦標準,解決“怎么干”;完善激勵機制,解決“幫辦常態化”。
2013年,青島印發《關于深化街道社區區域化黨建工作的意見》,對全面加強街道社區區域化黨建作出安排,全面推行“清單工作法”,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和項目清單,對照清單雙向認領、雙向服務。2017年,進一步配套出臺《青島市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聯系社區黨組織工作規范》,將結對共建范圍擴展到市直企業、市屬高校及中央、省駐青單位,帶動1000多家機關、企業、學校、部隊、科研院所等單位黨組織與城市社區黨組織結成對子,以黨的組織優勢,實現整合社會功能,全面引領和凝聚社會正能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結構。
社區攏:完善凝聚和服務功能
“有事來商量”是李滄區虎山路街道的一個社會治理品牌。最近虎山路街道金秋社區針對社區治安事件頻發的現實情況,社區黨支部邀請社區黨員、居民代表、物業、專業人士等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商議的結果是借助全區平安樓院整治的有利時機,更換社區損壞的防盜門和監控等設施,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安保力量。
杜辛德是市北區遼寧路街道小鮑島社區的黨員幫辦員。日常走訪中,他發現年過八旬的社區居民孫文秀家的水龍頭、電燈泡都壞了,兒女都不在老人身邊,杜辛德主動前去維修,幫其解憂?!案裰杏形?,黨員幫辦”是遼寧路街道利用網格化管理創建的黨建品牌,已組建24支特色服務團隊,建成幫辦站29處,完成幫辦事項2.1萬件。
為適應城市網格化治理趨勢,不斷延伸社區黨組織鏈條,從2007年開始,青島以社區為單位,以每400戶左右、30至50名黨員為標準,劃分網格,全面激活城市的“神經末梢”。目前已建立網格黨支部3487個、樓院黨小組8423個,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
從增強社區黨組織服務能力出發,以“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為統領,青島全面創建社區黨建品牌,形成了“天天我都在”“幫到家”“黨員集結號”等一大批文化內涵深、服務措施硬、群眾反響好的社區黨建品牌,全市還積聚6000多家活躍在社區一線的服務組織、文體團隊,成為基層治理的有效輔助力量。運用“互聯網+”思維,建設1600多個智慧黨建服務平臺,高效完成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
(記者 劉艷杰)
·歡迎入駐人民黨建云——“信息、黨務、學習”綜合黨建平臺
·相關新聞
如何保持脫貧攻堅成效,預防返貧風險?廣西貴港——摘帽不松勁 務好持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