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樹成行,豬圈沼氣廁旁藏。臺田冬棗棉花旺,桃李瓜果甜又香?!边@幅美景,說的是山東東營市河口區六合街道后畢村的田園風光。村支書劉增光滿懷感激地說:“這離不開市里干部下派幫扶。10多年前,連續3批,9個干部,吃住在村里,一批接著一批干,才有今天的好光景?!?/p>
“一批接著一批干”,正是對東營干部下派幫扶的生動概括。這項始于1985年的工作,33年來共下派3579人次,長流水、不斷線,帶富了群眾和集體,密切了干群關系,培養鍛煉了年輕干部,積蓄了鄉村振興、持續發展的動能。
33年不斷線,細流匯成河
東營因油而興,1983年建市,一頭是工業勃興,城市發達;另一頭卻是農村貧瘠落后,茫茫黃河鹽堿灘,當地人戲稱“一望無際,再望無際”,城鄉差距大。如何幫扶農村、縮小城鄉差距,成了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心頭難”。
今年63歲的王志國曾擔任第二任下派辦主任,他回憶,那時東營農村又窮又破,村里大都是矮舊的土坯房,很多農家床上鋪的是干草,冬天連煤炭爐子都點不起?!捌鸪?,有的下派干部不安心在村里工作,有的部門重視不夠,加上缺乏管理經驗,成效一般?!蓖踔緡f,“后來我們深入調研,嚴格管理、監督和考核,下派干部由原來地方管理改為我們直接管理,成績優秀的盡快提拔重用,效果好多了,外地紛紛來學習東營經驗?!?/p>
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副主任牛連國,1993年只有25歲,由財政局選派到利津縣北宋鎮南宋村。第二年冬天結束幫扶時,村里土路硬化了,10個蔬菜大棚里一片綠油油,他也光榮入黨?!艾F在家家戶戶都種大棚,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彼牢康卣f。
東營市委組織部調研員徐梅清介紹,33年的下派幫扶,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扶貧階段,主要解決基礎設施和貧困群眾實際困難;扶強階段,從2003年第十二批開始,促弱扶強,強班子、調結構,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扶優階段,從2013年第十七批開始,加大文化知識和智力幫扶力度?!斑@三個方面,在不同時期既相互交融又各有側重,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注入時代內涵,增強發展活力?!毙烀非逭f。
各方努力,換來日新月異的變化。東營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3年的3510元躍升到2017年的16252元。地處黃河入??谀蟼鹊膲ɡ麉^西隋村,全村18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61人。村子雖小,幫扶“一個都不能少”。3年前,東營市氣象局干部呂振峰來這里掛任第一書記,短短兩年,累計爭取幫扶資金2300萬元,實施9個幫扶項目。村民聯名寫信挽留,摁下143個紅手印。54歲的呂振峰,去年又開始了他的第二個幫扶期。
下派常態化,干部受鍛煉
在東營,下派干部多年來在區縣設立工作隊,隊長選派市直單位優秀副縣級干部擔任,同時掛任所幫扶縣區委常委。目前的第十九批駐利津縣下派工作隊共有60個工作組,占全市的一半。東營市直駐利津縣下派工作隊隊長史賢慧說,工作隊組建了8個互助平臺,涉及金融、司法、農業等多個領域,信息互通,共同協作,凝聚合力。
“機制健全,才有好的成效?!睎|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開國介紹,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派幫扶,形成了下派常態化、工作目標化、幫扶梯隊化的格局,“就拿幫扶期來說,從最初每批為期一年,調整為一年半,后來又調整為兩年,這更有利于干部成長鍛煉,有利于群眾得實惠、幫扶更到位?!?/p>
下派幫扶,為干部提供了鍛煉成長的舞臺。干部們通過發揮部門優勢和專業特長,帶來碩果累累:市稅務局選派干部張俊華,收藏了3000多部電影拷貝,義務為村民放映紅色老電影,還為村里引進板材廠;市財政局選派干部高希超,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植,搞農超對接;市司法局選派干部毛杰幫村里擴建百畝大棚,建起法治文化廣場,村集體年收入達20多萬元……
多數下派干部雖生在農村,但工作后長期在機關,缺乏基層閱歷和能力。下派幫扶,讓他們補上了“基層課”“群眾課”。據統計,30多年來,先后有600余名下派干部走上縣處級領導崗位。
“以前在公安局,接觸不到這么繁雜的工作,下派忙扶貧、忙產業、忙建設、忙民生,個人得到了全面鍛煉?!笔泄簿值谑排x派利津縣七一村干部宋維超說,“看看貧困戶的生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再發牢騷?!?/p>
打造好品牌,打開新局面
如今在東營基層,村支書遇到組工干部,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給我們派個工作組來吧!”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楊學義下派幫扶期間,有一次回老家東營區楊集村,村干部問他:你咋不來幫幫咱村?這讓他滿心歉疚。兩年后,楊集村也盼來了幫扶干部——市衛計委宋勇。短短兩年,村委會大院、衛生室、自來水、閉路電視、硬化街道,一應俱全,村里大變樣。
“幫扶結束離開那天,不少村民拿著花生和地瓜來送行,村支書卜祥山在大碗里倒上啤酒,邊喝邊流淚,說大家伙兒都舍不得你們走??!我也任由淚水流淌?!爆F任市衛計委副主任的宋勇,一談那天的情景還會眼眶濕潤。
這樣讓人感動的場景,銘刻在很多人的內心深處。下派干部,與農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密切了干群關系。
曾選派幫扶河口區寶一村的市發改委干部張秀忠清楚地記得,一次他到貧困戶家里,老人遞過來一碗茶,碗里茶銹斑斑。他頓了一下,咕咚咕咚喝下去,老人忙不迭又斟了一碗,打開了話匣子?!叭绻銢]喝下那兩碗茶,他就不會和你交心,將心比心嘛!”張秀忠說。
這種感情,也深藏在下派干部家人的支持里。市公安局第十四批選派干部王平原,父親是轉業干部,得了重病后,還要求到兒子幫扶的村子去轉轉看看,聽到兒子介紹幫扶帶來的變化,老人倍感欣慰。
“以前村班子渙散,開會都湊不齊人,村里沒人辦事,鄉親們干著急?!苯衲甏濉皟晌睋Q屆選舉,市人社局下派干部劉相波當選為村支書,很快打開了新局面?!鞍嘧映蓡T和村民們對我的認可,讓我最感動?!眲⑾嗖ㄕf。
“下派幫扶,廣大農民有期盼,干部鍛煉有需求,一定要把這個品牌打造好,長期堅持下去?!睎|營市委書記李寬端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04日 17 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