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在政和縣旅游資源開發會上介紹情況。
廖俊波(中)在政和縣鐵山鎮東澗村向花農了解花卉生產情況。
廖俊波(前右)在石圳與創業婦女握手交談。
廖俊波擔任福建政和縣委書記四年多。他殉職的消息傳來,這個24.5萬人的縣,數小時上網發帖紀念他的超過10萬人次。
2015年6月,廖俊波曾到福建東山縣實地學習縣委書記谷文昌的事跡。他說,“當時就有一種很真切的感受,作為一名縣委書記,身后能受到一方百姓如此愛戴,此生無憾了”。
政和人綿延的思念,詮釋了廖俊波的“無憾人生”,也凝結著一個共產黨員對人民的承諾。
窮盡智慧作決策,不留遺憾
聽說廖俊波殉職,鐵山鎮鳳林村農民吳義濤悄悄取下墻上與廖俊波的合影,珍藏起來?!叭巳チ?,按照風俗,要把照片倒扣,滿一年再掛起來,”他說,“家里長輩去世時,我們都這樣做”。
吳義濤曾經擔任村委會主任,還是縣人大代表,2015年鳳林村換屆選舉中沒有連任。廖俊波登門看望他,感謝他作出的貢獻。不久,廖俊波把他倆的合影沖洗好專門送來?!八屛矣惺麓螂娫?,說什么時候他都會接。今年2月,我還和他通過話,”吳義濤從手機里調出廖俊波的號碼說,“我一直舍不得刪!他操心的事情多,什么事都想得那么細致”。
2014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廖俊波來村里調研,百姓反映最多的是修路。廖俊波要求把修路和發展產業結合起來。村干部說,村里沒有產業基礎。廖俊波提出,可以種蘿卜。第二天,他親自找到一個加工銷售蘿卜企業的負責人?!暗谌?,這個企業就來村里考察,后來和我們簽訂了每年500畝的種植合同?!贝妩h支部書記李榮說。
時任政和縣委辦主任的葉金星曾隨廖俊波來過鳳林村。他說,這雖然是為村里辦的一件小事,卻體現了廖書記的一貫思路:窮盡智慧作決策,不留遺憾。
廖俊波在政和縣四年多,不少人都體會過他那窮盡智慧的認真。他在政和十個鄉鎮奔走調研一兩個月,又把全縣副科級以上干部200多人召集起來,討論了三天,才提出突破城市、工業、旅游和回歸這“四大經濟”的發展思路。建設工業園區時,他要求找三個設計院,拿出三套設計方案,大家坐下來討論,比照考慮,最后抉擇。廖俊波作決策,大到全縣發展思路、縣城拓展,小到村莊道路整修、農業合作社貸款甚至某個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都費盡心思。
廖俊波在任期間,政和縣修了九座橋,其中一座是他離任后建成的官湖大橋。這是一座城市橋梁,也是國道上的公路橋。僅僅作為縣城的一座橋,可以按照市政工程來施工;如果考慮到將來快鐵車站也要經過這座橋,就得顧及客貨運輸要求。究竟是建成市政通行橋,還是修一座客貨運輸橋?葉金星說,廖書記從縣城拓展、工業園區發展和快鐵車站建設各個方面斟酌,想得遠。為此,他帶著有關部門到沿線調研了七八次,而自己至少去過20多次。
窮盡智慧作決策,不留遺憾,需要努力學習各種專業知識,更得把縣情裝在心里。政和縣同心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何宋林和廖俊波在縣委班子里共事4年多。他記得清楚,“廖書記遇到什么問題都會抽時間去學習,而且學得很深”。他舉例子說,如果明天有客商要接待,第一天廖俊波不管多晚,也要研究有關知識,功課做得很足。
熟悉廖俊波的人都知道,他在政和,隨身總帶一個五層的大帆布包,裝著各種圖紙和一沓必不可少的白紙。大學物理專業畢業的廖俊波,總能隨手拿出圖紙介紹政和,也時常站在現場,拿一沓白紙部署工作。
經濟難領跑,思路可領跑
3月19日凌晨,做電商的張斌證實了廖俊波殉職的消息?!拔曳粗⑿胖泻退牧奶煊涗?,還有短視頻,邊看邊流淚,一直到天亮?!彼f。
1982年出生的張斌,原來在上海打工,2009年回政和縣農村搞電商。他的家鄉東平鎮新口村黃垱自然村,七成以上青年人都從事電商。2015年春天,廖俊波專程來黃垱調研。
不久,他把張斌叫到辦公室聊了一個多小時。從如何作第一單電商生意談起,討論到發展農村電商的建議,他請這個年輕人教他如何開淘寶店,幫他推薦電商書籍。張斌說:“我送了廖書記三本書,是《淘寶入門》《爆款打造》和《電商服務與產品質量》?!绷慰〔ㄌ岢?,電商發展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村里搞。政和不久搞起了電商產業園。
政和縣委常委會召開過一次專題會議,討論農村電商發展。就是在這次會上,廖俊波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在經濟發展總量上想領跑,至少在短期內做不到,但發展思路上能不能領跑?”寧德有個很大的廣告牌,寫著“走前頭、挑大梁”。廖俊波很喜歡這句話。他說:“政和縣經濟總量小,‘挑大梁’我們不敢說,但思路上可以努力‘走前頭’?!?/p>
政和縣多年在福建的縣(市)中經濟發展排名靠后。2011年廖俊波擔任縣委書記之后,2012年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在福建省的排名提升35位,2013年、2014年、2015年蟬聯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他們“思路領跑”直接相關。
政和縣的多項工作能夠走在前面,體現的就是這種思路領跑的努力。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政和建起了省級工業園區,他們的很多辦法是領跑的;他們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審批大廳,把所有審批項目集中起來,提高審批速度,推行并審聯批制度,在當地是領跑的;他們把農村基層黨小組建到產業鏈上,黨建的活力組織是領跑的;他們推行農村小額信貸,幫助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爭取金融支持,改革舉措也是領跑的……
在政和縣委常委會的會議記錄中,記著廖俊波的一段話:在思路上一定要先人一招、快走一步,你才有辦法。你領跑了,很多要素資源就會向我們集聚過來。產業遇到問題時,我們各項思路要領跑,在某些區域上就可能比別人走得快、走得好。廖俊波強調思路領跑,是腳踏在政和的土地上,圍繞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領跑”。政和縣的農村小額信貸就是這樣起步的。
外屯鄉洋屯村的許仁壽2010年8月成立農家人蓮子合作社,帶領6戶人家種了100畝蓮子。效益不錯發展難,到2013年才擴大到500畝。這年夏天,廖俊波來調研,滿川蓮花盛開,他了解到蓮子產業。他問:這么好的產業為什么不做大?
“沒錢?!痹S仁壽告訴廖書記,合作社沒有資金支持,而銀行貸款,農戶找不到抵押擔保。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廖俊波把農村貸款難作為調研課題。他發現難就難在擔保抵押物缺失,貸款信息不對稱。一個月后,他帶著銀行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又來洋屯,專門商量貸款的事。不久,政和縣成立一個新的組織:扶貧小額信貸助推協會。這個協會由政府拿出一些錢作抵押擔保,專門幫農民貸款。第一個合作機構是郵儲銀行。
協會秘書長是政和縣農業局副局長魏育江。他介紹,政府分兩次拿出350萬元作為風險金,撬動銀行信貸資金1750萬元?,F在,政府封閉在銀行的風險金達2000萬元,撬動信貸資金1.6億元。這項舉措不僅是在福建有創新意義,在全國也是領先的。
2014年3月,洋屯村農家人蓮子合作社貸到第一筆小額信貸款110萬元。這一年,合作社規模擴大到了1850畝,入戶社員120人?,F在,這個合作社已經發展到3500畝。
許仁壽帶著我們在田埂上,邊走邊講廖俊波的故事。這位農民嘆息一聲,仿佛自言自語:“我從沒到過廖書記辦公室,都是這樣走在田間路上和他說話,但他都記住了,記在了心上!”
“有困難,找我來解決”
南平市委書記袁毅,是廖俊波生前的領導。他對廖俊波常說的一句話印象深刻:“有困難,讓我來試試?!闭涂h鎮前鎮黨委書記劉小偉,時任鎮前鎮鎮長,是廖俊波的下級。他說:“廖書記見面常問:有什么困難?”
范榜英是政和縣竹木制品商會會長。和廖俊波第一次見面,她記得廖書記就說:“有困難,找我來解決?!?/p>
縣里事情多,不同群體遇到的困難也不一樣。范榜英因為資金困難找來,廖俊波幫他們跑過銀行;石屯鎮石屯村委會主任楊上生因為征地補償款找過他;鳳林村農民吳義濤想找個工地做保安,也找過他。想找他的人,都能找到他。葉金星告訴記者,廖俊波接待來訪的人有個不成文的順序:基層群眾先來,企業主先來,最后才是政府干部。
政和縣工業園區是廖俊波到任之后開始修建的。園區建設最大的困難是拆遷征地。廖俊波經常出現在征地拆遷一線。2012年8月26日晚上,廖俊波來石屯鎮石屯村,在林子榮家開了一場座談會。第二天,82歲的林子榮就戴著老花鏡,拿著家譜到山上,一一核對祖墳,幾天時間,就把家族的12個祖墳遷走。這樣的座談會,不僅僅在林子榮家開過。政和工業園區在短短3個月內,征地3600畝,遷墳600多座。
廖俊波對能克服困難的干部格外關心。在政和期間,廖俊波每年春節有一個“固定項目”是看望基層干部。2014年和2015年大年初二,他登門挨個給12個有征地任務村的村干部拜年。
石屯鎮是工業園區建設所在地,石屯村征地任務重。村委會主任楊上生記得廖俊波“第一次到我家是2014年正月初二”。事前沒有通知他,連個電話也沒有,突然間廖書記帶著石屯鎮的書記、鎮長就到了家門口?!斑@不是平常,是正月初二?!睏钌仙鷱娬{,當地的民間習俗,大年前三天不出門??h委書記給村干部拜年,表達的是一份問候,更是一種鼓舞。
南平武夷集團公司負責人郭冠中,2015年因為負責政和縣佛子山景區開發,與廖俊波打交道。2015年11月6日,佛子山項目開工儀式后,廖俊波要求他們留下來與征地群眾見個面。他感嘆:“我沒有想到,附近五六個村的干部,他幾乎都能叫出名字來!”
政和從地理上分為平原區和高山區,高山區工作更難做。澄源和嶺腰是高山區最偏遠的鄉鎮。許建設2010年回澄源種植高山有機茶,在林山村租了2700多畝地。廖俊波聽說后,爬到許建設租的山上來查看。許建設說,廖書記對整個高山區的發展心里有數。2014年廖俊波把牡丹產業引進到海拔600米以上的鎮前鎮,“北花南種”,在郢地村發展1200畝油用牡丹、60畝觀賞牡丹。劉小偉說:“廖書記到這里不下10次?!痹诳h委常委會專題學習的會議記錄上,我們看到廖俊波的一句話:“差的地方去多了,就會有感情,工作也會跟上去?!?/p>
想群眾沒想到的
“東澗花?!爆F在是政和人熟悉的風景。而2012年,政和縣確定十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并沒有東澗。剛上任的村支書范厚彪動員群眾動手整治村莊。因為干得好,東澗才被“增補”為示范村。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廖俊波把東澗作為聯系點。
以前東澗村不種花,村邊一片靠近河邊的平整土地種的是稻子。一個在福州做生意的人想回來搞設施農業,發展花卉。廖俊波聽說后,把他介紹到東澗村來。范厚彪說,當時他正和村里人忙著商量如何流轉土地,廖書記把他找去了。
廖俊波和他談的是:土地流轉搞設施農業,農民怎么辦?他一口氣提出吸收農民參與現代農業的四種模式,請范厚彪考慮。一是農民簡單來這里務工;二是公司建大棚,租賃給農民種花;三是公司建好大棚,租給農民種菜;四是村里出錢建大棚,租賃給公司來經營,租賃費用壯大集體經濟。
“廖書記叮囑我,土地流轉出去,必須考慮增加集體收入和實現農民增收這兩個因素?!狈逗癖胝f,這都是他沒有來得及想的,廖俊波已經想好了多種方案。后來,村里主要采取第一和第四種方案,集體收入從零發展到現在每年2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也從2012年的5600元增加到現在的11000多元。
“廖書記解決問題總是想群眾想不到的?!比~金星在政和縣委辦公室當了4年主任,他說,廖書記非常注意從群眾切身利益出發,求解發展難題。
羅家地村是鐵山鎮一個組織相對渙散的村子。2015年基層換屆,全縣要求10月結束,到7月份羅家地村委選舉還有不小困難。鐵山鎮人大主席連火灶掛點負責這個村,他壓力很大。廖俊波專門聽取他們的匯報?!拔覀儨蕚淞撕脦滋最A案,他聽了之后,批評我們準備不足?!边B火灶說,廖俊波提出“以干得助”。這個村30多年派性斗爭耽誤了發展,基礎設施落后,我們要考慮通過干實事,改善村莊面貌,把老百姓的心熱起來。
“差在哪呢?”連火灶告訴記者,就差在所有預案僅考慮如何保證選舉程序,怎樣完成選舉任務,而廖書記是從村莊發展和老百姓利益角度出發的。按這個思路去做群眾工作,換屆選舉平穩完成。不久,廖俊波組織人員專門研究羅家地村的發展,確定了幾件事,包括村莊河道整治,鋪設坡岸,清理垃圾,整修道路,建設娛樂健身場地等。連火灶說:“這幾年,羅家地情況好多了。廖書記要求干部和他‘對表’,我們確實有差距?!?/p>
從政和鄉村采訪回來,我們發現廖俊波幫助農村發展的產業,很多是“補空”的。外屯鄉農民上半年采茶,6月到9月農閑,蓮子剛好是6月到10月采摘,補了個空;蘿卜在閩北是9月種下,第二年正月收獲,這段時間也是農閑空隙。種蘿卜補上了土地空隙,給鳳林村農民多了一份收入。在縣委書記崗位上,廖俊波心里滿滿地裝著政和的土地、政和的人民。
記者到東澗村時,2公里長的紫藤走廊剛剛花謝。范厚彪說,他們原來打算在這里種蘋果,是廖俊波建議栽紫藤花,形成景觀?!叭ツ觊_得不好,今年開得非常好,每天游客上千人。紫藤花開了,他來不了了!”
張斌的電商把手表賣到了歐洲。廖俊波建議把手表產業帶到政和來?,F在,村里建起了手表廠,張斌說:“我一心想請廖書記再來坐坐,他來不了了!”
政和人還有多少這樣的心愿無法了卻?一個人怎么才能獲得這么多牽掛?我們走過政和電商產業園,走過工業園區的工地,走過綠意蔥蘢的鄉村,一次次想起廖俊波同志說過的話:
“作為一名縣委書記,身后能受到一方百姓如此愛戴,此生無憾了!”
俊波無憾!(魏永剛 杜秀萍 圖片均為李左青攝,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