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改大潮迎面而來,干部官兵都在捫心叩問:
我在強軍征程上是什么角色?為什么改革強軍落在了我們這一代的肩上?要以怎樣的心態對待每一次遠行?
李浩用行動給予了響亮回答。請傾聽李浩的心路歷程——
無人機裝備列裝正是用人之際,我不能這時候離開
那年底,我即將面臨有人機到齡停飛,醫生、家人戰友都勸我停飛安享晚年,或者轉民航掙大錢。
休假在家,我和愛人在公園里散步,看著頭發花白的老頭老太太散步、遛狗、逗鳥,我想,我才48歲正逢中年,這種生活不是我現在想要的。
正當我為飛行生命即將終結而發愁時,恰逢空軍選調無人機飛行員,組織征求我的意見。
這讓我眼前一亮?;氐郊腋鷲廴苏f明意愿,卻遇到了阻力。她的話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提心吊膽一輩子,好不容易盼到停飛,眼看就能在一起過安穩日子,怎么又要只身一人遠走他鄉?
我聽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誰不想每天陪在家人身邊,誰不憧憬“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呢?
但是,幾個月前“美軍‘捕食者’無人機精準擊斃塔利班首領”的場景在我腦海中回蕩。我們什么時候也能“制敵于方艙之中,殺敵于千里之外”呢?
那天晚上,我跟愛人聊到深夜,想法也越來越清晰:一來,部隊將我從一名農村孩子一步步培養起來,無人機裝備列裝正是用人之際,我不能這時候離開;二來,我有30年的飛行經驗,剛好能派上用場,如果現在不往前沖,軍人的價值在哪里?
得到愛人的支持后,我匆匆趕赴某無人機攻擊旅。后來,空軍組建某型無人機部隊,組織征求我的意愿,并決定讓我參與執行首批改裝任務,我毫不猶豫答應了。
有老戰友打電話問我:這樣的生活折不折騰、累不累?
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尤其是看到越來越差的自然環境,我心里也有過落差,但是從來沒想過放棄。我知道,作為一名軍人,就應該始終與時代與國家的脈搏同頻共振,黨指引的方向永遠是軍人戰斗的方向。
組織把無人機交給了我,就是對我的信任,我必須堅決完成任務
接裝無人機那一天,壓力也油然而生。這壓力不僅來源于操控全新的無人機,更來源于國家和軍隊賦予自己的責任。
我特別想練就與無人機“人機合一”的本領,沒有捷徑,“笨鳥先飛”是樸素的道理。每次飛行前我都提前進場進行模擬訓練,好多知識點我看一遍記不住,就看10遍、20遍,直到記住為止。有時為了準備一個長航時飛行,整整一天都要擠在狹小的操作方艙內,出來時往往腰都疼得直不起來。每次執行飛行任務,需要時刻緊盯飛行監控席上的圖像和數百個數據,時間長了,眼睛就會流淚。
想想半個世紀前,老一輩革命家住地窩子、吃沙拌飯的日子,我們這點苦真的不算啥。組織把無人機交給了我,就是對我的信任,我必須堅決完成。
擔任無人機飛行教員后,我肩上的責任又重了。帶教實裝操作時,我都會從頭盯到尾,生怕出一點差錯。我希望他們比我學得更好、更精,工作中要求也很嚴格。
徒弟們在我的眼里,既像戰友、兄弟,又像晚輩、孩子。有時擔心他們學不好,我就像家長一樣絮絮叨叨;我拿自己的經驗跟他們探討,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我很清楚,自己飛不了幾年了,趕快讓他們把翅膀練硬了單飛,也當上教員、指揮員,無人機事業的發展才能后繼有人。
讓我欣喜的是,徒弟們學習的勁頭比我還足,在飛行訓練中,他們有時還能指出我的技術問題。
現在,無論是兄弟部隊執行重大任務,還是無人機生產廠家改進提高技術,他們遇到技術難題都喜歡打電話給我,一起探討研究。我很欣慰,作為一名老同志,在學習上沒有掉隊。
我們一家三口雖分居三處,但心始終在一起
前年,單位規劃新營區,把家屬院的建設列在第一位,解決了官兵的后顧之憂,一到周末、晚飯后,家屬帶著孩子們在院子里遛彎,都很幸福,軍人家庭后方穩固了,官兵扎根大漠的心就穩定了。
現在部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有戰斗力建設的,也有關于官兵福利待遇落實的,官兵心氣越來越足,打仗能力越來越強,無人機也被常態化運用到各種演訓任務中去??粗鵁o人機在演訓任務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作為飛行員,我們都非常自豪。
今年的飛行任務,單位給我們賦予了新的背景,我們將對每一個飛行架次進行綜合評估,總結梳理使用建議,并為后續型號發展指明方向。說實話,面對高難課目,我們壓力也大,但為了部隊發展,這樣的風險和壓力我愿意承擔。
家人、朋友都對我非常贊許,前些日子,妻子來到單位,看到營區櫥窗里掛著我的照片和事跡,她很高興,叮囑我不能松懈,要好好干,不能辜負組織對我們的關心和厚愛。
我們一家三口雖分居三處,但心始終緊緊在一起。女兒對我說:“你對每一個明天都有所期待,也希望你每一個明天都會把我的老李好好善待?!?/p>
(記者 蘇銀成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26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