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時代先鋒)

    大伙兒生活在幸福里——記長春市寬城區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

    作者:記者 孟海鷹
    發布時間:2017年03月10日 08: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到過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的人都知道,沒人喊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上圖, 新華社記者林宏攝)的職務,亞琴、吳姐、吳姨、吳奶奶,是大家對這位愛笑、做事干凈利索的帶頭人的稱呼。

    57歲的吳亞琴扎根社區20余年,帶領社區黨員將這個始建于1987年、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老舊散棄”小區,建成全國有名的花園社區、幸福社區。

    3月初的長春,依舊天寒地凍。走進長山花園社區,一派溫馨和諧。樓是舊的,院內卻很整潔,積雪清掃得干干凈凈,還有老黨員踏著雪義務巡邏。

    黨員主心骨 社區咱的家

    下雨天,腳上裹著塑料袋才能走出爛泥洼;冬天室內只有七八攝氏度;經常停水停電;企業破產,幾乎家家都有下崗職工;孤寡老人日子過得艱難……

    1995年7月,時任吉林省勝利零件廠中層干部的吳亞琴,來到團山街道九委的勝利零件廠家屬宿舍區(現長山花園社區)擔任居委會主任,接下了這個沒人愿意接手的“爛攤子”。

    20多年過去了,吳亞琴團結帶領黨員群眾,硬是把這個“爛攤子”變成了“幸福里”。

    長山社區孤寡老人多,60歲以上的有1053人,占總人口的16%,養老是個大難題。

    張桂鳳老人患有腿疾,幾年來社區干部經常上門照顧。老人常說:“孩子,我沒享受過天倫之樂,在你們身上我嘗到了這種樂的滋味兒。生活在這樣的社區,就是生活在了幸福里?!?/p>

    馬慶生老人兩次重病,都是在吳亞琴的精心照料下順利康復?,F在老爺子已70多歲了,處處想著社區,搶著參加社區志愿服務。

    吳亞琴善于動腦。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她想著,不能零敲碎打、哪急管哪,而應該組織化運籌、專業化服務、制度化管理。

    她大膽創新了居家養老模式,由社區安排6名專職服務員,實行家庭自助式、鄰里互助式、功能輸出式、外力援助式等多種服務方式,并在65戶老人家中安裝了“電子保姆”;還成立“康樂之家老年服務中心”,建立“10分鐘助老服務圈”。今年,社區又引入長春市12349養老便民服務中心。

    吳亞琴對社區孤兒視如己出。孤兒劉小澤無依無靠,吳亞琴不僅為他辦了低保,而且幫他在區檢察院認了“代理媽媽”。孤兒袁青霞、馬曉燕,都是在吳亞琴的悉心關懷下辦低保、找住房,有了可以依靠的“家”。

    在社區,黨員家庭的門口都掛著“黨員家庭戶”的牌子,每棟樓也都有樓宇黨支部書記。81歲的程文孝,70歲在社區入的黨。11年來,無論冬夏,他堅持義務巡邏。為啥這么做?“我們社區,黨員就是主心骨,社區就是自己的家!”

    失業曾最多 實現全就業

    長山花園社區居民大部分都是勝利零件廠的職工,當年企業破產后,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

    2007年3月,1500多人聚集準備上訪。吳亞琴得知后對大家說:“企業沒有了,我和大家一樣心痛。上訪是為了解決問題,到我這兒就行,大家一起想辦法?!彼M織召開社區黨員大會和居民代表大會,成立了問題情況反映小組,歷經5年,最終使職工欠款等問題得到解決。

    因勢利導,吳亞琴在社區設立了“百姓說事點”,依托社區網格化管理為居民搭建了表達訴求、提出建議的平臺;同時開通婦女兒童維權直通車,把巡回法庭請進了社區。她自創的“民事調解十二法”,成為全國基層黨組織書記做群眾工作的案例教材。

    然而,企業破產,職工變為社會人回歸社區,今后的生計才是真正的大問題。通過調查走訪,吳亞琴意識到解決失業人員的困難,必須標本兼治,幫能力幫技術就是治本。

    吳亞琴對失業人員采取了許多辦法:舉辦了多期營銷、面點、中醫按摩、機械維修、家政服務、小型機械制造等技能培訓;利用再就業優惠政策,幫助失業職工辦理了小額貸款;幫助殘疾人小濤、鳳寶、紅青等人辦起了炒貨店、小超市、自行車修理部。

    這些年,在社區幫助下,先后有839人重新上崗,100多人當上了小老板。社區還成立“幸福合作社”,幫助退休在家和不能外出的困難婦女在家門口實現靈活就業,失業最多的社區實現了零失業。

    榮譽是過去 工作在今朝

    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事無巨細都要妥善處理,而吳亞琴從無不耐煩的時候。

    吳亞琴認為,造福轄區居民,只讓他們在物質上富起來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在精神上富起來。于是,她帶領居民組織成立了乒乓球協會、書畫協會、社區藝術團等8個社團,還組建了民樂隊、舞蹈隊、秧歌隊、老年健身隊。

    這些團隊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文藝演出、項目比賽,開展健康知識、安全知識、法律知識講座,養生保健、書畫展覽、道德講堂等活動。從1999年開始,社區每年堅持舉辦“長山之夜文化藝術節”,組織趣味運動會、放映露天電影。

    在社區,記者偶遇和三位大娘一起曬太陽的吳亞琴的老母親?!斑@孩子,從小就喜歡幫助人?!崩先思艺f,因為自己腿腳不好,不能長時間站著和面,女兒就經常凌晨三四點起來,包媽媽愛吃的芹菜餡、酸菜餡餃子。

    “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對親生父母,我同樣不能留下遺憾?!眳莵喦傩χf。

    這些年來,吳亞琴獲得全國“時代楷?!?、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小巷總理”之星等近百項榮譽稱號。

    “做事就要做到最好?!眳莵喦僬f,“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干部,要為居民服好務。榮譽是過去,我的工作在今天和明天?!?/p>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0日 17 版)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