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他冒著大雨,一瘸一拐,到貧困戶家中噓寒問暖;生病期間,他背著“藥罐”,三赴村民家,協調通組路占地問題;去世前,外出務工人員專程買飛機票,返鄉探望他……
今年9月2日,52歲的貴州余慶縣沙堆村村主任劉孝剛因病不幸去世,600多名村民自發為他送行,而他一心為民、甘于奉獻的精神,也駐留在群眾心間。
從村防疫員到村干部 踏實為民服務30余年
1983年,18歲的劉孝剛繼承父業,成為關興鎮沙堆村一名村防疫員,主要工作就是為牲畜打防疫針、做手術、當接生員等,他這一做便是30年,醫治了上萬頭牲畜,并為村民挽回損失數百萬元。
“劉孝剛是我見過最踏實的基層防疫員之一,雖然其他村的防疫員換了五六茬、他一年的防疫收入也就夠摩托車油錢,但他一直堅守在貧困山村為群眾服務?!标P興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皮正喜說。
正是因為劉孝剛等基層防疫員的堅守,近年來沙堆村家禽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不少村民通過養殖脫貧致富。
從2004年開始,在群眾中擁有良好口碑的劉孝剛相繼當選為沙堆村黨支部副書記、沙堆村副主任,并于2013年高票當選為沙堆村村主任。
當選為村干部之后,劉孝剛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更“熱”了。
沙堆村田壩組村民徐代權至今還記得,2009年5月的一個深夜,暴雨傾盆,他居住的老舊木房搖搖欲墜。正在此時,滿身泥水的劉孝剛出現在他面前,邁著一瘸一拐的步伐說:“老徐快走,這里不安全,今晚得轉移?!笔潞?,徐代權才知道,劉孝剛在漆黑濕滑的山路上重重地摔了一跤。暴雨過后,劉孝剛立刻幫他申請到了國家危房改造資金,讓他重修危房。
八進八出醫院 只為20件民生實事
2015年9月,關興鎮組織全鎮干部到遵義醫學院體檢,近幾年屢感身體不適的劉孝剛被檢查出“肺癌伴肝轉移晚期”,亟須住院治療。但在短短的一年治療期間,劉孝剛以農村事情多、身體好轉為由,八進八出醫院。
“他為的就是完成競選村主任時許下的20件民生承諾?!标P興鎮黨委書記趙松說,在家治療期間,劉孝剛每天背著兩斤多裝滿中藥的“藥罐”到20件民生項目現場,查看項目質量與項目進度,村民們每每聞到他“藥罐”里散發的濃濃中藥味時,都忍不住鼻子發酸。
沙堆村村委會副主任周金禮告訴記者,在劉孝剛人生最后的3個月,為了協調涼水組到村委會之間的通組路占地問題,他背著“藥罐”三進村民家門,占地村民被他一心為民的精神所感動,于是積極配合。而這條惠及1200多名村民的通組路也在他去世20天后建成。
鎮干部自發為他捐款 務工農民坐飛機回鄉看望
劉孝剛心系群眾,他的事跡也感動了當地干部群眾。平時省吃儉用的外出務工人員王運蘭,今年7月專門購買了一張從成都飛往遵義的機票,就為了看望重病在身的劉孝剛。
“2011年,我在廣州打工時丟失了身份證,劉主任二話沒說幫我補辦好。像這種把村民當親人的村主任,我內心充滿了感激和感動?!蓖踹\蘭說。
“一件件、一樁樁,劉孝剛一心為民的事件數不勝數。但他去世時工資卡里僅有2100元,2014年蓋的新房還是兩個女兒資助了五六萬元才修成的?!壁w松說,被劉孝剛事跡感動的全鎮干部自發為他捐款近3萬元。
今年9月2日,在沙堆村20件民生實事即將陸續完工之際,村民眼中的“好干部”劉孝剛走了,但那本記錄著“田溝組林國權2人、堰溝組黃安青1人缺糧,需近期送到……”的工作記事本仍映照著他的一心為民。(新華社貴陽11月17日電 記者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