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陳瑸,今有保伯?!?/p>
陳瑸,廣東??担ń窭字菔校┤?,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進士,官至福建巡撫、閩浙總督,居官清廉,勵精圖治。
如今在廣東湛江雷州大地上,人稱“保伯”的??悼h老書記陳光保,其清廉無私有過之無不及。開荒種地也好,裸捐助學也好,陳光?!按髳邸敝虏蝗萦兴?,對群眾傾囊相助,一擲萬金,對自己和家里人卻“一毛不拔”。
早在2010年,他就當著全市父老鄉親鄭重宣告:“是黨給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還給黨。我走后決不給子女留下1分錢,全部財產都捐出來獎教助學?!薄氨2笔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在位的那幾十年,還是離開崗位至今的20多年,陳光保始終嚴于律己,嚴格家風,堅守著共產黨人的本色。
2010年,陳光保被中組部評為“繼續為黨、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光和熱”先進典型;2011年,被評為“南方致敬公益人物”“廣東十大新聞人物”;2012年,被評為“湛江好人”“廣東好人”“感動廣東十大人物”;2013年,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4年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南粵楷?!睒s譽稱號。
嚴于律己:做官要做好官,不做壞官
多年捐資助學的過程中,陳光保常常是傾盡所有,甚至不給自己留后路。當有人說他傻,當家人好心勸他時,他脫口而出:“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要錢干什么?”
2009年,陳光保得知雷州市高考上一本線的考生有305人,決定為這些學生捐款100萬元。他把農場當年的全部盈余,加上離休費、女兒剛孝敬他的4萬元治病錢全拿出來,才70多萬元。陳光保執意將自己在湛江市區唯一的一套住房作價26萬元賣掉。子女們拗不過他,就瞞著他湊出26萬元當作賣房款交給陳光保,全部用于獎勵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
走進保伯農場,簡陋、清貧。他居住的房間,分里外兩間,加在一起不過六七十個平方米。陳光保每天看報寫作的書桌,還是從外面撿回的廢舊品,吃飯坐的都是十幾塊錢一個的高腳塑料凳,唯一的“奢侈品”,是一把治療癱瘓腰腿的按摩椅。
這樣一位85歲的老人,耳聰目明,背誦黨章張口就來。為了教育后人學好不學壞,陳光保出了一本雷州歌集——《做官要做好官不要做壞官》。他贈給青年學子的一首自編歌寫道:“前輩流血與流汗,換取今日好江山;青年接班要接好,當官掌權要清廉!”
2007年4月,陳光保的愛人張少喬去世。一些人建議將其骨灰安葬在仙過嶺。陳光保沒同意。至今,妻子的骨灰盒仍放置在他每天棲身的一張1米5的舊木床上。只希望自己有朝一日駕鶴西去后,老兩口的骨灰能一同灑進南渡河,流到大海去,不占國家一寸土地。
嚴格家風:“三不”家規,毫不含糊
“為民要富,為官要窮”,是陪伴陳光保子女長大的一句嘮叨。
任??悼h縣長的時候,陳光保就在家里宣布了三條家規:“不準收禮,不準走‘后門’,不準搞‘夫榮妻(子)貴’”。1983年任??悼h縣委書記后,他每年春節都要在自家門口貼上一副對聯:“送禮可恥,受禮有罪”,橫批“端正黨風”,前來送禮的人一望卻步。
“做陳光保的家屬子女,不能占便宜?!标惞獗绦衅稹叭弧奔乙?,毫不含糊。
1974年,大女兒陳忠于“上山下鄉”到了龍門林場。1979年,同批下鄉的14個知青只有她一人還未回城。陳忠于想回城,三番五次哀求,陳光保就是不答應。他悄悄在女兒的挎包里塞進一些糧票、10多塊錢,還有中學課本,內夾一段贈言:“孩子,路在你的腳下?!焙髞?,陳忠于發奮苦讀,考上大學,離開了林場。
1983年,老三陳主大學放暑假回家,紀家公社黨委書記知道他愛吃菠蘿蜜,就從公社的樹上摘了一只送給他。陳光保得知這個情況,馬上叫愛人給紀家公社匯去20元,并在匯款單上附言:“如果不夠,以后再補”。
陳光保的弟弟陳平,曾經央求哥哥在城里給他找份工作,遭到拒絕。陳平一肚子委屈,跑到湛江找一位“老上級”?!袄仙霞墶背鲇谕?,把他介紹到一個偏僻道班當臨時工。陳光保知道后,責成縣公路局把陳平辭退了。后來經人介紹,陳平從農村轉入農場,陳光保仍覺不妥,又動員他回到農村。最后一次,農墾系統的領導知道陳平家庭生活困難,便把他安排到調豐糖廠當長期臨時工。陳光保又再次勸說弟弟回家務農。
三進三出,陳平火了,沖著陳光保說:“你還有半點兄弟情嗎?”父親陳德昌也從鄉下趕到縣城替陳平說情。在父親一半訓斥一半哀求的目光中,陳光保還是搖搖頭,含著眼淚拒絕。
離休后,陳光保承包農場賺了錢,家里人連一分錢的光都沒沾著。陳光保常常這樣告誡親屬:拿了別人的針,就會拿別人的金。5個子女上大學、找工作全憑自己的真本事,他一點忙也沒幫。
2010年宣布了“裸捐”后,陳光保列了最新一條家規:“不給子女留一分錢”,把全部財產都捐出去?!叭绻幸惶煳易吡?,農場將會交給政府,繼續履行它的使命?!?/p>
激勵后人:“保伯”精神代代傳
7年前畢業于湛江市實驗中學的姚曼,考上華南師范大學后獲得了“保伯”2000元的獎學金。這位來自偏僻山村的貧困女孩受到莫大的精神鼓舞,當年暑假就主動入黨。大學期間,她還多次參加雷州大學生志愿者聯合會組織的義教活動。
如今,姚曼已經是鄰縣徐聞中學的一名老師。她時常會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起“保伯”,“保伯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要讓保伯精神影響一代又一代人?!?/p>
受陳光保捐資助學的影響,其子女也積極參與獎教助學。陳光保的小女兒陳席,還充當助學的“救火隊長”,在陳光保資金緊張的時候,她都傾力支持。
“爺爺留給家人的最大財富是功德,‘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我們一家人工作、生活都很順利,很幸福?!薄氨2钡膶O子陳迪說,小時候不理解爺爺的行為,如今成了大學老師,時常帶著學生到貧困地區支教。
“保伯”用雷州人耳熟能詳的歌曲激勵教育后人,后人也用歌曲歌頌“保伯”。雷州市新聞中心編輯丁智明創作的《歌唱好人陳光?!?,道出了雷州人民的普遍心聲——
歌唱好人陳光保,勤政為民把心操,南渡河堤數百里,豐收不忘他功勞。歌唱好人陳光保,當官清廉品德高,不見今日他剩乜(什么),只見白毛蓋滿頭……歌唱好人陳光保,“保伯”人們叫更鬧,未來雷州滄桑史,“保伯”精神心中留。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