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10年時間,他帶領大家發展花生、紅薯、烤煙三大產業,讓全村人的腰包鼓起來,把一個后進村建設成遠近聞名的“小康樣板村”;他始終把村子當成“家”,把群眾放心上、當親人,用真心服務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每次村“兩委”換屆選舉時他都滿票當選,先后榮獲“鐵嶺市優秀共產黨員”“鐵嶺市特等模范”等稱號。大家都說他是——
勞動村區域面積24平方公里,有2.2萬畝耕地,3200口人,論規模在全縣也是大村???0年前的村集體卻欠外債80萬元,致富無產業,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按迕襁x我是信任我,如果不干出個樣兒來,上對不起黨組織多年的培養,下對不起全村父老鄉親的殷切希望。我當村書記,一不圖名,二不圖利,只圖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边@是劉海波面對全村黨員群眾的莊嚴表態。
為了找到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致富路子,劉海波與村干部們不辭辛苦地訪農戶、跑市場,反復調研論證,最終把致富“門路”定位在規模發展花生、紅薯、烤煙三項產業上。剛開始,沒有一個村民敢冒這個風險。劉海波就率先把自家的20多畝責任田全部種上花生、紅薯,把沈陽農業大學的教授請到田間地頭,面對面向群眾傳授技術……
在榜樣的示范帶領下,村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起來。到2012年,全村的花生、紅薯、烤煙種植面積便發展到1.8萬畝,成為全鎮乃至全縣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最快、力度最大,群眾增收最快的村。在吸引外界羨慕目光的同時,村里一些干部群眾開始沾沾自喜:“咱就是原地踏步,也夠其他村攆上幾年了?!边@話傳到劉海波耳朵里,他的心情反而變得很沉重。在村里的大小會議上,劉海波總是用外地的發展經驗、本村的差距不足啟發教育大家:“守攤沒出路,滿足現狀就是倒退,發展必須往前邁新步!”在他的極力倡導下,全村黨員群眾形成了加快發展的共識,勞動村不斷引進新品種,不僅為花生和紅薯注冊了“古榆香”“古榆紅”商標,并通過了無公害食品認證,組建了3個專業合作社,解決一家一戶想辦而辦不了的各種問題。
如今,勞動村的“三大產業”早已叫響全縣、全市,產品也打入沈陽、長春、哈爾濱、北京等大城市超市,成為鐵嶺地區“一村一品”專業村,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5萬元。
劉海波常說:“當老百姓的利益與黨員干部利益發生沖突時,黨員干部必須讓利群眾!”如今這已成為勞動村全體黨員干部公認的規矩之一。2014年,上級煙草管理部門在烤煙生產上采取了控制種植面積、控制煙葉產量的“雙控”措施,種植前與煙農簽訂收購合同??傻搅耸斋@的時候,村里好幾個種煙戶的產量超過了收購合同指標。劉海波二話沒說,把自家的售煙指標讓給了他們,將自家生產的3萬斤煙葉堆在倉房里。
“作為村支書,只有切實為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服務,老百姓才能認可你?!辈还苷l家有大事小情,劉海波總是積極主動忙前忙后,出錢出力出車。為了更好地為全村人服務,他把自家的3臺車都“開”到村部當作“專車”:一臺是永久牌自行車,劉海波經常騎著它到村民家中走訪,看看哪段道路不好需要趕緊修整,瞅瞅哪些地方的垃圾堆需要清理,聽聽困難群眾還需要啥幫助;一臺是幸福牌摩托車,劉海波經常騎著它到各個煙地、花生地、地瓜地查看生產情況,了解新技術、新品種應用情況,聽取村民關于致富增收的好建議;第三臺車是中華轎車,劉海波經常開著它到鎮里、縣里為村民代辦房照、上戶口、報銷合作醫療費用等事項。
即便如此忙活,劉海波10年間從未在村上報銷過一分錢的油錢、差旅費。自打當上村書記以來,家里先后經歷了老父親去世、翻蓋新房、兒子考上大學等幾件大事,劉海波從未張羅過一次宴請,從未收過他人一分錢禮金?!拔沂枪伯a黨員,群眾從我身上看到的就應該是正能量!”這就是劉海波給自己定下的標準。
(遼寧《共產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 |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