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買蓋買,喜根吉開買”(意為蓋買這個地方留不住人,沒人愿意再到這里來),這曾經是新疆伊寧縣胡地亞于孜鄉廣為流傳的一句話。2010年以前,蓋買村是全縣有名的“后進村”,村“兩委”班子長期軟弱渙散,6年間接連換了4任村支書。2010年,李元敏擔任蓋買村黨支部副書記,主持工作。2012年當選為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如今,蓋買村從全縣141個行政村的倒數第一,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民族團結先進村、社會穩定和諧村、村風文明示范村、“治村強村”示范村。
治軟強班子,管人先正己
“男人都干不好的事,她一個女人能有多大能耐?”群眾質疑聲、鼓勵聲此起彼伏,大家都在注視、觀望著她。李元敏暗下決心,就是脫掉幾層皮,也要帶領群眾早富裕?!皼]有落后的群眾,只有落后的干部。只要我們心里有群眾,就一定可以干好村里的工作,就一定能帶領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崩钤艚o自己鼓勁兒。
從抓班子強隊伍入手,李元敏帶領村“兩委”成員研究制定值班制度、例會制度、目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2012年全縣啟動“治村強村”工程,其中一項基礎性工作就是充實村干部隊伍。李元敏抓住機會,在全村廣發“英雄帖”,招募想干事的人擔任村干部。通過競爭上崗和考核推薦,一批有想法、想干事、年富力強的村干部走上了工作崗位。
李元敏堅持每天召開晨會,對每名村干部都“三問其責”:安排的工作落實了嗎?所管片區發生了什么事?入戶后了解到了哪些情況?要求村干部堅持每天記日記,把干的工作、處理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做到日清日結。李元敏經常組織黨員干部學“雙語”和惠民政策、法律法規。以前,村干部經常被村民“問倒”,現在都能用“雙語”與各族群眾交流,輕松解答群眾的政策問題。
治亂保穩定,齊抓共管成合力
為了盡快扭轉村里社會治安狀況,李元敏堅持把抓好宣傳教育擺在第一位,經常性向黨員干部、宗教人士、十戶長、青年、重點人員宣傳黨的政策,學習民族宗教知識、科學文化知識、種養殖技術等。
針對重點人員,她探索出“三訪三解”工作機制,即每月至少走訪三次,了解思想動態、了解生產生活,確保不失控漏管。村“兩委”班子成員全部與家庭困難等人員結成對子,從思想上、生活上給予關心幫助,為符合低保條件的重點人員家庭辦理了低保。
針對宅基地、責任田、機動地、灌溉用水等矛盾糾紛突出問題,李元敏與村“兩委”成員商議,成立了蓋買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矛盾糾紛調解室,還摸索總結出村級矛盾糾紛調處五步工作法,累計調處矛盾糾紛近230余起,調處成功率達98%。
治窮增實力,先富腦袋再富口袋
李元敏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頂著壓力,從規范村務、開展“三資”清理工作入手,硬是從人均耕地僅1.5畝的蓋買村“核”出了345畝機動地。同時,積極清理規范不合理合同。蓋買村有4個沙場,以前1個沙場1年只給村里繳納2000元承包費。李元敏理清賬目,重新規范沙場管理,修訂完善合同內容。僅此兩項,就為村集體增收40余萬元。
發揮能人示范帶動作用,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動全村各族群眾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蓋買村成立大蒜合作社,改變了以往種植玉米和甜菜為主的傳統模式,增加高效種植業,擴大大蒜、地膜土豆的種植,引進天山雪菊,全村涌現出了一批種植、養殖大戶,村民們發家致富的熱情高漲。目前,蓋買村特色種植、養殖大戶已達35戶,大蒜、地膜土豆、西瓜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1100畝,占全鄉種植總面積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