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縣關路鄉位于南江縣東北部邊緣,東與關田鄉為鄰、南與興馬鄉接壤、西與關門鄉相靠,北與趕場鎮相依,總面積64.8平方公里,全鄉轄鄰江、春江、雄嶺、白鶴、云臺、薛坪、柏埡、星火9個村民委員會、一個街道居委會,51個村民小組,全鄉2285戶,總人口9818人,全屬漢族,鄉政府駐地關路街道,距南江縣城28公里。
隨著改革的春風吹響大江南北,巴中市南江縣緊緊圍繞 “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工作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了大批能人志士返鄉創業的大熱潮。
在關路鄉蒼蒲村一位樸實勤勞的創業者,家鄉貧窮的面貌使他沒有文化,從一個不到法定年齡的孩子就跟隨(川軍)離開父母、告白家鄉到省外外出務工。他在外為了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為了改變家里的貧困面貌,他先后當過搬運工、干過小商販……經過多年的辛苦打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打拼出了一個他在山東屬于自己的勞務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公司規模逐漸擴大,到目前為止,如今他已是身價千萬的大老板,他就是窮山溝里走出的窮人孩子--王廷斌。致富后的他,并沒有忘記生育養育他的家鄉,也并沒忘記他是一名農村黨員的身份,他緊緊響應巴中市回引工程的號召,把資金帶回到老家開始走上他的肉牛養殖夢,共同帶領家鄉父老鄉親一起致富。
“因為現在地方上支持我們扶持很大,路、電、水、交通,還有其他的一些政策,都扶持我們,所以我們充滿信心”,王廷斌說。正是有了好的政策支持才促使他回到家鄉放心大膽的去闖、去做、去完成他多年的一個夢。
南江縣關路鄉蒼蒲村地處偏遠、自然條件惡劣,大多數青壯勞動力都外出務工,留下的老弱病殘致富無門、就業沒路,生活問題得不到保障。自從王廷斌的肉牛養殖場建成后,不僅可以吸引更多在外務工人士回鄉發展創業,同時也使家鄉的留守老人兒童得到照顧?!拔覀儸F在年齡大了,他回來在我們這個村辦了一個養殖場,我們可以到他的養牛場里去打工,可以掙點兒錢,解決家里的零用開支”,蒼蒲村村民王家貴高興的說道。
王廷斌的億順肉牛養殖場總投資1500多萬,計劃建設15000多平米的養殖基地。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投資的60%,預計5月底將正式投產。雖還未正式養殖,但滿懷創業激情的王廷斌已經對他的回鄉創業路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思路。 “我這個項目分兩期完成。第一期,我準備最低是1000頭以上,第二期準備養3000頭牛,還準備把有一些農副產品,比如說藥材、核桃、金銀花,把這些都想一步一步的發展下去,讓我這荒山村變成一個現代化的金山村,打造一個美麗鄉村讓大城市里的都來這里參觀是他的主要夢想”,王廷斌說。
南江縣關路鄉黨委書記羅鵬遠講到:“我們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大力度宣傳相關扶持政策和鼓勵措施,從硬件投入、軟件建設等各方面下功夫,積極搭建各種創業服務平臺,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在外農民工和龍頭企業家來家鄉發展,助推當地經濟更上新的臺階”。自從當地政府從成立專班、跟蹤服務、產業的規劃、土地流轉再到合作社的建設等方面都高度重視,為該企業順利推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下一步回引成功人士布好局,開了端。
無錢從家鄉到上海到山東創業,成功后再回到家鄉,從建筑到養殖;地點在變,奮斗目標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要干出一番大事業的激情沒有變;吃盡千般苦,創業萬般難,但他始終堅守的創業道路沒有變。在外搞建筑,你是農民工的好工頭;回鄉搞養殖,鄉親們希望你更是窮山村的領頭人。
(王安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