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4年從企業下崗后,孫嵐就成了一名社區工作者,這一干就是十多年,2011年起擔任醫財巷西社區黨支部書記。從到社區的第一天開始,她就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知人善任,處處體現“一個黨員一顆星”的示范引領作用,社區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把愛灑在社區里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孫嵐總是把“真心實意為民解憂”放在第一位,無論誰家有困難,她總是第一個到場,想盡辦法解決。
轄區居民張淑芳是下崗職工,上??茖W院的女兒因交不起學費面臨輟學,家里還有80多歲的老母親需要照顧,區里安排的公益崗位每月也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資,再省吃儉用也供不起孩子上學。孫嵐知道情況后,積極與轄區單位聯系,協調捐款1.2萬元,解決了張淑芳女兒上學問題,也緩解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壓力。
2014年,社區特困戶蘇延彤因子宮頸癌癌細胞擴散,高額的醫療費讓困難家庭雪上加霜。孫嵐第一時間帶頭捐款,并通過在職黨員QQ群發出“熱心捐助、奉獻愛心”倡議活動,共收到捐款近4萬元,解決了蘇延彤一家的燃眉之急。她還組織在職黨員建立了“手拉手”幫扶小組,幫助蘇延彤解決日常實際困難。
針對轄區貧困戶、孤寡老人生活難以自理的實際,孫嵐組建“周末好兒女”幫扶小組,并帶頭聯系了3戶困難戶。她經常帶領社區的黨員到困難戶家中幫忙打掃衛生、做飯,陪他們聊天,給他們過生日,讓他們切身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把心撲在事業上
自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起,孫嵐就給自己立了一個工作信條: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
她堅持以創建和諧社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和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社區成功打造了“1459”工作機制,即每月召集家庭小黨校校長例會一次,實施連心、關心、愛心、暖心“四心工程”,搭建服務、共享、幫扶、教育、活動五個平臺,開展糾紛調解、社區治安、民情收集、醫療保健、法律服務、敬老助殘、警示教育、環境衛生、文體示范九崗服務,贏得了社區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在她的帶領下,社區按照方便就近的要求,在樓宇、院落之間組建3-5人的小黨校,不僅增進了黨員之間、家庭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聯系,而且增加了群眾和社區之間的交流溝通。
孫嵐還帶領社區黨支部在轄區開展相關政策宣傳、延伸部門服務和協調解決問題,充分利用轄區院校教學資源,創辦“愛心課堂”,為轄區內弱勢群體和部分外來人員的子女提供課外學習輔導和生活幫助;依托市民學校舉辦“家庭救護基本知識培訓”“居民應急避險”等知識講座;一起開展“鄰里一家親”“愛心媽媽進家庭”慰問活動。兩年來共幫扶各類困難居民群眾23戶,籌集各類幫扶慰問品及現金累計30余萬元,實現了“黨建強起來,環境美起來,交通暢起來,治安好起來,人才聚起來,社區和起來,發展快起來,群眾樂起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