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白堆村就是我的家”——記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白堆村黨支部書記德吉央宗

    作者:張曉華 楊三軍 王軍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2日 09:0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3月初,和煦的春風吹皺了拉薩河的清波,雪域高原迎來了又一個明媚的春天。

      在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白堆村外的田野上,大學生村官、白堆村黨支部書記和勤勞的村民一起忙著春耕,在春風中播種希望。

    出校門 進農門

    扎根農村沉下心

      沿著拉薩機場快速路西行30多公里,拉薩河畔的白堆村進入視線:一棟棟藏式小樓上懸掛著五星紅旗,在春風中迎風招展。

      高高扎起的馬尾辮,標準的普通話,純正的藏語,燦爛的笑容……記者眼中的德吉央宗,充滿朝氣和熱情。

      問及白堆村的人口、耕地、人均收入、主要作物年產量等數據,德央如數家珍;談及村里未來發展,德吉央宗思路清晰而明確。

      駐村工作隊員丹增羅布說:“每天早上起床后一直到太陽落山,德央總是忙不停,村民們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她?!?/p>

      2010年,德吉央宗大學畢業后通過招考,成為曲水縣的一名“村官”。2011年,下派到白堆村任黨支部副書記。

      “恐怕待不了1個月”“女大學生能吃這個苦?”……開始時,村民們質疑。德吉央宗也“心虛”過,畢竟從小在城市長大,對農村知之甚少,但年輕人不服輸的性格讓她暗下決心: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干出個樣子來給村民看。

      這一干,就是5年多。如今,她擔任白堆村黨支部書記。

      到村不久,德吉央宗就趕上白堆村實施“安居工程提升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涉及每家每戶,事務龐雜瑣碎。在3個多月時間里,她每天扎在村里,挨家挨戶耐心地宣傳政策、講解細則……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站就是一天,卻只能吃一兩頓飯。晚上,頭一沾枕頭就睡著了?!彼蛴浾呋貞?。

      開拖拉機、騎摩托車、吃糌粑、喝酥油茶、節日和村民喝上幾碗青稞酒……德吉央宗和村民打成一片,村民開始對這個小姑娘刮目相看。

      “德吉央宗最重要的是有責任心,能吃苦、肯做事、會做事,這是村民最需要的?,F在村民們都親切地叫她‘阿嬌’(藏語,意為‘最信任、最貼心的人’?!卑锥汛宕逯魅纹詹荚髡f。

      低保戶、老阿媽邊巴腿腳不便,常把身份證和存折交給德吉央宗到縣農行取錢,老人說:“她就像我的親女兒?!?/p>

    查民情 解民憂

    帶領鄉親奔小康

      白堆村依山傍水,滿是二層藏式小樓,村容整潔,還有健身廣場,安居基本解決。如何帶領大家過上更加富裕的日子,為德吉央宗所思慮。

      上任伊始,她便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每一家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很快就把全村情況摸了個透。

      在她筆記本的扉頁上,寫著三句話:在群眾最“盼”處出實招;在群眾最“想”處見行動;在群眾最“急”處抓整改。

      白堆村地少山多,村民過去主要種青稞、油菜。青稞是藏族百姓的主食之一,但價格賣不高,一年的收成僅夠維持生計。

      于是,德吉央宗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在村里推廣青稞新品種“藏青2000”。他們邀請市、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到村里現場指導,德吉央宗還親自駕拖拉機犁地,和村民一起播種、施肥、除草。為開拓村民增收之路,調結構種瑪卡,發展藏雞養殖,組織培訓村民外出務工……

      秋收時,新品種大獲豐收,每畝增收700余元。

      為改變白堆村千百年來“二牛抬杠”的傳統生產方式,德吉央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跑項目、爭取資金,成立了村級農機合作社,使白堆村成為拉薩市首個農業機械化村,不僅村里土地的耕、播、收全部實現機械化,還可跨村作業掙錢。

      如今,白堆村從昔日的貧困村一躍成為了“家富、村美、人和”的先進村。人均收入由德吉央宗進村前的6000元增長到現在的10200余元,比全區平均水平多出近3000元。

    千般難 萬般難

    心有百姓就不難

      “千般難、萬般難,心有百姓就不難?!边@是德吉央宗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4年,白堆村村民參與拉日鐵路沿線綠化工程,有20多萬元工錢被包工頭拖欠。德吉央宗多次跑部門協調、找包工頭談判,最終幫村民要回了工錢。

      “敢于負責,從不推諉,處事公平?!贝逦瘯瘑T巴桑次仁這樣評價這位年輕的村支書,“她在村民中威信很高,村民遇到問題第一想到的就是她?!?/p>

      去年7月的一天,村民何崇海因為想貸款買拖拉機跑運輸,但妻子邊巴不同意,兩口子大吵一頓,甚至還動了手。邊巴哭著找德吉央宗“討公道”。德吉央宗對他們曉之以理,很快解決了糾紛,夫妻倆和好如初。

      5年來,白堆村未發生一起刑事和治安事件,被評為“全縣社會治安先進村”,年度綜合考評年年排在全縣前列,村黨支部也被評為“優秀”。德吉央宗先后獲得“先進駐村工作隊隊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公務員”等榮譽。

      記者采訪了解,這些年,德吉央宗只休過兩次假,沒有在家過一次春節和藏歷新年,每年過生日,她都在村里值守,父母不得不跑到村里陪她。由于常年埋頭于村里工作,漂亮的德央29歲了還沒有男朋友……

      “有汗水,有辛苦,有淚水,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钡录胱谡f,“白堆村就是我的家,是我最大的牽掛。我想與大伙兒一起努力,讓村民們全都富起來!”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