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14時25分,與肝癌抗爭11年的劉永辭別人世。這位有著42年黨齡的63歲老人決定將遺體全部捐獻給醫療事業,用此舉回報社會關愛。
1973年入伍的劉永,在鐵道兵獨立舟橋團服役11年后,成為濟南鐵路局鐵道戰備舟橋處職工。工作期間,他積勞成疾,2005年底,被診斷患上了肝癌。雖經3年積極抗爭,劉永仍沒能抵擋住肝功能的退化,醫生建議進行肝臟移植。
劉永家境不富裕,妻子下崗在家,八九十歲的父母需要贍養。進行肝臟移植,一方面需要“肝源”,另一方面需要大筆資金?!案卧础惫w在哪兒?巨額費用怎么辦?兩大難題,讓劉永一家人愁眉不展。
這時,單位伸出了援手。舟橋處領導趕往醫院,向他詳細解讀了鐵路局職工醫療互助政策,讓他安心治病。同時單位配合醫院,積極尋找肝源。經過近半年多的努力,終于找到了供體。
2009年11月,劉永第一次手術順利進行。后來因癌細胞轉移,他又先后做了胰腺、盆腔2次手術。
3次手術花了近百萬元。劉永手術費用除了按規定醫保政策報銷70多萬元外,濟南鐵路局職工互助金為其補助60000元、門診規定救助12754元,工會困難救助7000元,共計79754元。
術后的劉永多次說,“有了組織和社會上的好心人,才能讓我活下來!”
有人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但他覺得,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應該為社會盡自己最后的責任。
“一年前,劉永就開始咨詢他的身體在醫學上還有沒有用,如果要捐獻遺體,怎么辦理手續。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家人的支持!” 醫生介紹說。
劉永懇請老戰友出面做通愛人和兒子的工作,“死后,我要捐獻遺體?!逼拮雍蛢鹤雍瑴I滿足他的心愿。4月20日,在劉永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和兒子鄭重在捐獻遺體文書上簽下了名字。記者了解到,遺體全部捐獻的人很少,劉永的遺體將用于醫學教學與研究。
贊語:一名老黨員,為感謝黨恩、回饋社會,臨終之際毅然捐獻遺體,為社會做最后一點貢獻,勇氣可嘉,令人感佩!
(潘俊強 劉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