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女支書的美麗鄉村“夢”

    ——記河北邱縣東趙屯村黨支部書記賈秀芹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2日 08: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她,就是東趙屯村黨支部書記賈秀芹,63歲高齡,46年黨齡,多次被評為縣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

    在全黨上下熱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之際,賈秀芹堅持邊學邊做,帶領百余名黨員干部群眾,每天早晨自帶鐵鍬、推車,自發走上街頭參加“三清一拆”義務勞動,圓著他們自己的美麗鄉村“夢”。

    不在城市吃“閑飯”,勵志回村樹“黨威”

    東趙屯村,位于邱縣香城固鎮西北部,159戶644人。2005年1月,因村“兩委”班子渙散,村內工作難以開展。賈秀芹得知這一消息后,一顆心系群眾的“黨心”,一片難以割舍的“鄉情”,促使她放棄城市生活,接過支部書記“接力棒”。

    一上任,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樹立村黨支部的公信力。如何重樹黨的公信力?她說,“就從老百姓最期盼的事干起,老百姓出門靠路,路就要好走;生存靠地,地就要好種好澆”。

    村內街道原來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群眾修路期盼越來越強。她就騎車跑部門爭資金,成功硬化了村內主干街道,結束了走“泥巴路”的歷史。

    隨后,她下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爭取到國家農田水利項目,為村里新打機井14眼,整修田間道路3000多米,鋪設地下管線4000多米,全村1300畝耕地實現“田成方、渠成網,旱能澆、澇能排”,東趙屯村開始邁上了發展“快速路”。

    時時處處走在前,盡心盡力為群眾

    在東趙屯村,一提到賈秀芹,群眾紛紛豎起拇指,稱她是合格共產黨員的好榜樣。

    她,信念堅定,凝聚黨心。把支部建設抓在日常,特別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她白天義務勞動一天,晚上不忘組織干部黨員學習,手抄黨章,讓“講政治、有信念”在黨員頭腦里生根發芽。

    她,敬畏組織,遵守紀律。主動把自己擺進去,經常對照“六問六樹立”捫心自問,檢視自己,黨組織要求干什么,她就堅定干什么,帶頭踐行“講規矩、有紀律”,把黨規黨紀立起來、嚴起來。

    她,心系群眾,情牽萬家。年輕時是本村赤腳醫生,經常為村民施醫贈藥接生,至今仍不斷有患病村民找她幫忙。把服務群眾掛上心頭,嚴格落實“坐聽幫帶”服務方式,和村兩委“一班人”輪流值班,讓“講道德、有品行”在黨員知行合一上集中展現。

    她,激情工作,不計得失。主動拿出自己的積蓄、工資和子女給的生活費用于村內建設。為了美麗鄉村建設,經常飯顧不上吃口,甚至放棄參加兒子訂婚儀式,帶頭踐行“講奉獻、有作為”,形成人人爭做合格黨員良好氛圍。

    “我就是這樣的‘傻’人‘傻’干,不為別的,只為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好點”,她常說。

    任職11年以來,她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主動從群眾最盼、最愿、最急、最難的事情做起,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實際行動踐行基層黨員先進性,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不給組織添麻煩,自己的“夢”自己圓

    “接力遞磚隊排起長龍,垃圾手推車來回穿梭,舊墻院前眾人扛木齊用勁‘一二一二’口號震天響……”從今年4月份開始,這樣的“三清一拆”場景在村內持續了一個多月。

    2015年,縣委號召治理“空心村”建設美麗鄉村,改變農村“臟的慌、瘆得慌、怕的慌”面貌。這給東趙屯村的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傲暱倳浿v他有個中國夢,我也有個美麗鄉村夢,現在到了圓夢的時機了”,賈秀芹說。

    面對自身“基礎差,底子薄”和人少村窮的困境,她喊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自己的夢自己圓”的響亮口號。她一邊沖在一線帶頭干;一邊走街串戶,廣泛動員,成立志愿服務隊。上到84歲高齡老人、下至20歲出頭小媳婦,甚至殘疾人、智障人,也都是義務勞動的志愿者。每天少則50人,多則100余人,早上8點下午2點自發走上街頭,自帶鐵鍬、推車等工具參加“三清一拆”勞動。他們不計酬勞、不計得失,能者多干、弱者少干,盡心盡力、竭盡所能。有的群眾為了參加勞動,勸兒女少來看望自己,說是怕耽誤“工作” ,甚至晚上,還有群眾借著路燈清掃垃圾。參加義務勞動已成為全村留守婦女的“日常工作”,農活多時“加班”來干。這種“舍小家、為大家,不求回報、只講奉獻”的精神在全村蔚然成風。

    人心齊,泰山移。用賈秀芹的話說,“空心村治理如打仗,一個人干,不是失敗,就是投降,必須發動群眾,全員參與,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

    截止目前,全村拆除危舊房屋14處,清理空閑宅基17處,清運柴草62堆、建筑垃圾700多方,種植桃樹300余株?!翱丛谘劾锱K得慌、晚上走路瘆得慌、危房易出事故怕得慌”,困擾群眾多年的這一心病徹底放下了。

    正是這樣一位“四講四有”的女黨員、女支書,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扎實的工作作風,感染了群眾、帶動了群眾,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美麗鄉村攻堅戰。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