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吳金印“還債”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2日 08:59
    來源:河南日報

    吳金印在工地上勞動。本報資料圖片

    “喂,海秋!我是吳金印,你得趕緊把村里的貧困戶情況摸清,越早摸清,就可以越早做好扶貧方案……”6月6日中午12點,忙了一上午的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給頓坊店鄉新村黨支部書記王海秋打了個電話。

    正要掛電話,吳金印又想起來了什么,趕緊補上一句:“這可來不得虛的,我們還要入戶調查?!?/p>

    放下電話,吳金印坐在沙發上,直了直腰,往后靠了靠。

    6月11日,王海秋告訴記者,經過排查,他們已經將村里的家底向吳書記作了匯報。該村255口人,350畝土地,至今仍有37戶未脫貧。吳書記這幾天正主持制訂扶貧方案。

    “我這是在還債,我欠鄉親們46年了……”吳金印說。

    46年前,吳金印動員他們移民

    幾天前,在新鄉市先進模范人物“四幫四帶”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動員會上,首批確定的18名先進模范與22個貧困村(鄉)簽訂結對幫帶協議,全國優秀鄉鎮黨委書記、新鄉先進群體代表——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與衛輝市頓坊店鄉新村結成了幫扶對子。

    按照要求,結對可就近選擇。吳金印為啥特意要幫扶距唐莊20公里的新村呢?

    這還得從46年前說起。

    上世紀60年代,位于太行山深處的衛輝市獅豹頭是革命老區,也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村里極其缺水,為挑一擔水,鄉親們甚至要走超過5公里山路。

    1970年,上級決定在獅豹頭公社蘇嶺大隊修建水庫,蘇嶺需要整村搬遷。窮家難舍,時任公社書記的吳金印挨家逐戶做工作,動員群眾舍小家顧大家,按期搬到了位于頓坊店鄉的原汲縣公交農場,后改名為頓坊店鄉新村。

    那一年,王海秋8歲。

    脫貧,成了吳金印的“心病”

    在獅豹頭工作的10多年間,吳金印帶領群眾打通6個山洞,筑起85道大壩,建起25座水庫和蓄水池,架起8座公路大橋,營造良田2400畝,植樹20多萬株,使一窮二白的山區發生了巨大變化。

    然而,吳金印每每想到當年含淚外遷的原蘇嶺村鄉親時,總覺得歉疚。挪窩十年窮!再加上當時國家困難,鄉親們住的是農場的臨時宿舍,日子過得很艱難。

    因此,直到1980年離開獅豹頭,吳金印連續10年春節都會帶領干部前往頓坊店新村慰問,到每家每戶坐一坐,看一看。

    1987年,吳金印調任衛輝市唐莊鄉黨委書記,帶領群眾建起了萬畝林果園、萬畝蔬菜田,興辦了無氧銅桿廠、水泥廠等企業,使唐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然而,20公里之外的頓坊店鄉新村,依然是省級貧困村,這成了吳金印抹不去的牽掛:“當年是我動員他們背井離鄉舉家搬遷的,知道他們的日子還不富裕,我心里很不安!”

    “這次結對幫扶活動給了我一個還債的機會?!眳墙鹩≌f,他已經為頓坊店鄉新村初步擬訂了全方位的脫貧計劃: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發展高效農業、發展鄉村旅游……

    吳金印的“愛好”:攀窮親戚,交窮朋友

    不僅僅是結對幫帶窮村。半個多世紀以來,吳金印最大的“愛好”是,攀窮親戚,交窮朋友,把百姓當親人。

    在獅豹頭工作的15年里,吳金印有7年時間住在軍烈屬、五保戶家里。其他8年時間,是住在治山治水的工地上。每次收工返回住地,他都要抽空為孤寡老人洗衣疊被,燒水做飯。

    在唐莊鎮,吳金印還一直堅持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事和群眾同商量”,一邊了解基層情況,一邊跟群眾商量制訂發展規劃。在已有56年黨齡的吳金印看來,衡量一個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干部和群眾就是魚和水的關系,活魚水中游,死魚水上漂?!眳墙鹩≌f,“我們的黨旗上印著鐮刀和錘頭,就是時刻提醒我們必須要走群眾路線,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p>

    如今,74歲的吳金印依然奮戰在基層一線。每天,全鎮各項工作部署、參加各級通知的種種會議、協調各種事宜……一忙就是一整天。

    有人問,吳書記,年輕人忙活一天還覺得累,為啥老覺得你精神頭兒恁足?

    吳金印笑著說:“累啥?晚上睡一覺,就全休息過來了。想著還能為群眾辦點事兒,我勁兒足著呢!”(記者李虎成 代娟)

    国产av网址。。。